麥克莫在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中飾演李小龍好萊塢往事。照片:安德魯庫柏/哥倫比亞影業
昆汀塔倫提諾的 好萊塢往事 充滿了美國神話中的人物。除了主要主角(過去電影中扮演牛仔的男人)之外,還有兇殘的曼森家族,這是那些反對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的人的集體忌諱。還有被謀殺的人莎朗·塔特,這是這十年間失去的純真的象徵。這些人物超越了人類,但在許多方面也低於人類。畢竟,將人們提升為原型的副作用是他們失去了人性。
塔倫提諾電影中出現的另一位六十年代神話人物就是這種情況:李小龍。在美國,李開始被視為東方神秘主義者和狂暴魔像,這是他親自幫助維持的無敵形象的兩端。但在曾幾何時,李與其說是美國大眾意識的原型,不如說,嗯,人類。對這形象的評價褒貶不一。武術家的女兒、李小龍家族公司執行長李香凝稱這場表演“令人沮喪”和“不必要”。她認為,塔倫提諾“似乎特意取笑我的父親,並將他描繪成一個小丑。”香農的母親琳達·李·考德威爾 (Linda Lee Caldwell) 稱這場表演是“諷刺漫畫”,帶有“侮辱性的‘中國特色’”。
當我看到李小龍這個角色(演員扮演的麥克·莫) 在好萊塢往事,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哭。李是我的英雄,自從三十多年前我在我家人從當地一家亞洲雜貨店借來的盜版錄影帶上第一次見到他以來,他就一直是我的英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他的尊敬與日俱增,跟隨他參演了諸如大老闆和憤怒之拳。我從港裔美國人爭取好萊塢接受的鬥爭中獲得靈感,好萊塢這個行業往往忽視非白人面孔。他因電視劇中的配角加藤而為美國觀眾所熟知青蜂俠,這是西部電影中亞洲男性的從屬角色標準(成龍和李連傑後來在嘗試入侵這些海岸時經歷了慘痛的教訓)。但在中國,哪裡青蜂俠被稱為加藤秀,李的男主角明星地位不斷上升,使他在美國的聲譽躍升為來自其他地區的不可撼動的戰士。他的職業生涯在主演港美合拍電影《進入龍,該劇在他 32 歲不幸去世一個月後首播。模仿者有幾十個,但小龍只有一條。
李的場景曾幾何時簡短但值得注意,因為它偏離了李作為標誌性的形象。他出現在片場青蜂俠,在塔倫提諾的宇宙中,主角也是牛仔里克·道爾頓。在一群工作人員的簇擁下,李在拍攝間隙獨白「有色人種」拳擊手喬·路易斯和卡修斯·克萊的能力,以等待時機。李傲慢地告訴旁觀者,如果這兩名拳擊手發現自己是對手,他就會「削弱」克萊。事實上,李從來沒有聲稱他可以拿下克萊;相反,他說克萊會輕易地毆打他。然而,儘管歷史不準確,莫氏還是準確地描述了李——他的聲音、他的外表、他的行為。莫把李描繪成傲慢的(他確實是)、說教的(是的)和脾氣暴躁的(眾所周知),體現了一個必須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強才能在種族主義行業中獲得二把手角色的人的精神。
李演講期間,在一旁聆聽的是里克·道爾頓(Rick Dalton) 的替身演員克里夫·布斯(Cliff Booth),他模仿了亞基馬·坎納特(Yakima Canutt) 和哈爾·尼達姆(Hal Needham) 等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布斯並不認為李能夠擊敗克萊(或者李必須將他的雙手登記為“致命武器”,正如他所聲稱的那樣),而布斯的可聽見的嘲笑也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李的回應是向布斯發起打鬥挑戰,特技演員同意了。此時,莫赫採取了武術家標誌性的戰鬥姿勢,並開始發出他熟悉的聲音。我不知道他在銀幕外是否表現得如此華麗,但這些都是他在銀幕上扮演的角色。這就是我們記憶中的李小龍。就在這時,我意識到周圍的觀眾並沒有像我一樣在看到李的景象和聽到他的聲音時強忍著感傷的淚水——他們在笑。
作為一個在白人為主的地區長大的中國孩子,人們嘲笑我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就是模仿李發出的聲音。人們對莫的表演的反應——他對李的印象引發的笑聲——感覺像是一種類似的種族主義姿態。事實上,直到最近,美國主流電影中出現的絕大多數亞裔角色都同樣具有引發無意的、種族動機的笑聲的潛力。 (想想:像劉家輝飾演的白眉,或是渡邊格德飾演的龍德東這樣的卡通人物。)我不太關心塔倫提諾對李的描繪或銀幕上的戰鬥結果——塔倫蒂諾選擇讓克里夫,一個虛構的人物作為導演好萊塢夢想萬神殿的一員,李將勢不可擋的李扔進車裡,而不是對他的外表做出天生的反應。我毫不懷疑我的觀眾中有一部分人在興奮或懷舊地嘲笑李,就像我毫不懷疑大部分觀眾在笑是因為他們被編程這樣做了。李的遺產非但沒有使他免受白人觀眾的嘲笑,反而集中了它。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曾幾何時上映後,很明顯有些人——甚至可能是我在劇院裡聽到笑聲的一些人——希望莫氏李把克里夫扔到陽光下,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克里夫所有的關節都脫臼了,心臟也被撕裂了。但我認為塔倫提諾讓布斯與李打平的決定並沒有讓李感到氣憤;它消除了李被迫維持的神秘感。透過讓李重新獲得部分人性,塔倫提諾在銀幕上提供了不同的、更慷慨的亞裔美國人形象。觀看曾幾何時,我們並不是幻想李從未與種族主義作鬥爭,或者他沒有被迫在好萊塢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在這裡,李明白他的地位取決於精心構建的超自然堅不可摧的聲譽。在與塔倫提諾虛構的超級英雄的戰鬥結束時,莫氏李說“沒有人能打敗布魯斯。”雖然一些評論家認為這是好萊塢竭盡全力羞辱亞洲傳奇人物的另一個例子,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男人竭盡全力抓住王國的鑰匙。
在現實生活中,當羅曼·波蘭斯基得知他的妻子和三名房客被謀殺(可能是一個人謀殺)時,他立即懷疑李。畢竟還有誰能夠徒手殺死四個人呢?在李的一生中,對他的傳奇的神聖化已經沒有為李帶來任何好處。所以好萊塢往事選擇不延續這種形象,而是將李變成塔倫提諾眾多的改造對象之一,否則就會陷入我們集體的、有時有毒的美國夢世界。如果塔倫提諾在這方面沒有完全成功,他至少揭示了許多人為了保持幻想的可行性而不惜一切代價。我完全理解李家人對李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的擔憂——聽到觀眾出於錯誤的原因嘲笑所愛的人只能是一種痛苦的經歷。但對我來說,如果只是我的話,觀看這種將神重新塑造為人類的嘗試與電影中的任何時刻一樣令人興奮。李本來可以放棄,但他堅持了下來。他的傳奇並沒有因為他的缺陷而被放大,反而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