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麥斯登和羅布·萊納在震驚與敬畏照片:垂直娛樂

正如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襲擊事件在過去二十年的電影中頻繁地重演或引用一樣,人們以近乎迷信的熱情堅持著一種不言而喻的協議,那就是它們不能被拍過電影。保羅格林格拉斯曼聯93可能是第一部描繪 911 實體商業某個面向的著名電影;它在當時和今天都因其現實主義和缺乏“好萊塢強化”而受到稱讚。甚至是奧利佛史東的世貿中心因電影製片人相對缺乏“戲劇性”而受到讚揚。從那時起,人們就認為這是表現當天事件的唯一可以接受的風格,也許是因為它仍然充滿了政治色彩。當我們仍然不確定故事的結局時,主流藝術家很難全力以赴地振奮人心,也很難感到足夠的自由來進行解釋。

因此,令人震驚的是,這種乾巴巴的重演任務可能終於放鬆了——或者至少對羅布·萊納來說放鬆了。導演最近在今年和去年的木片之間進行了一種悲傷的喇叭踢 LBJ,正在嘗試一部應該只是工作— 一種聚光燈 或者郵報 9/11 事件後捏造了入侵伊拉克的理由,追隨了先於其他人報道的記者。顯然,9 月11 日的觸覺瓦礫和急救人員並不是萊納關注的重點,但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都在講述那天發生的事件,不是從地面上看,而是從大多數人的角度看。在這方面,它以某種方式呈現了現實與虛構之間更加鮮明的例子;我認識的大多數美國人只記得那天早上我們目瞪口呆地盯著電視,而我們的大腦卻趕上了對世界永遠改變的理解。在萊納的電影中,他們戲劇性地、有意地註視著自己的螢幕,或是省去了一些眨眼的、輕微的索金主義。一位調酒師看到第一座塔倒塌時的第一個反應是帶著藍領的情緒抱怨「今晚很多人都想喝酒」。可愛的!

然後,震驚與敬畏其主線是從襲擊事件到 2003 年軍事行動(推翻薩達姆·侯賽因並導致中東災難性的不穩定局勢,並持續至今)之間的漫長而黑暗的旅程。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 和詹姆斯·麥斯登(James Marsden) 是奈特·里德報業公司(Knight Ridder) 華盛頓分社的記者,該報業公司在2006 年被收購之前,一直向全國眾多中型城市報紙聯合報道故事。湯米李瓊斯飾演記者、前戰地記者喬加洛韋,他成為沃爾科特實況調查任務的寶貴財富。除了萊納這個小例外,他為自己帶來了很多“爸爸在餐桌上解釋伊拉克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刻,這群演員陣容精良的演員扮演的人物就像任何最近的新聞圖片一樣值得戲劇化(它近年來,這已經成為一種亞類型,這確實有點苦樂參半)。

但雷納和編劇喬伊·哈特斯通(他也曾與導演合作過)LBJ 無法完全阻止好萊塢主義,它削弱了獲取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的內幕消息這一看似平淡無奇的商業活動。反覆,震驚與敬畏開始感覺好像在做飯,但隨後休息了一些真正令人震驚的傷痕——馬斯登和傑西卡·貝爾之間神秘的浪漫次要情節,毫無進展,管弦樂隊的演講讓人感覺因為擔心整件事感覺不夠而受到打擊。這與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優雅而不優雅的「走吧,讓我們發布」時刻的風格相反。郵報。問題不在於萊納對事實採取了戲劇性的自由,而是他這樣做的工具箱自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就沒有改變。

震驚與敬畏削弱了自己的偉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