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您住在世界上目前有能力放映的五個劇院之一附近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每秒 120 幀、4k 解析度和 3D 的情況下,你不會以導演李安想要的格式看到這部電影。根據對許多批評家來說,這可能是最好的。大多數電影都以每秒 24 幀的速度拍攝,這創造了一種抽象的、...電影般的觀眾習慣的品質。 (例如,當相機移動時,動作就會模糊。)在較高的幀速率下,例如比利·林恩,一切都始終清晰,這會產生一種迷失方向的效果,甚至這部電影的正面評價都被挑出來蔑視。

畫面真的像大家說的那麼糟嗎?本著奉獻李氏的精神大肆宣傳的技術創新公平地說,我開始比較以盡可能高的品質和良好的老式 24 fps 觀看電影的體驗。 (更公平地說,我以120 fps 觀看這部電影,然後以24 fps 觀看,然後再次以120 fps 觀看。)隨著這部電影的更廣泛發行,它還將以各種其他格式提供,這要歸功於李和索尼總裁湯姆羅斯曼之間的鬥爭,但我們認為您可以透過觀察極端情況來很好地理解這些。那麼,這兩個版本有什麼差別呢?

120 fps 格式的極度清晰度很容易讓您分心,尤其是您應該在聽對話時。當比利林恩在達拉斯牛仔隊的比賽中漫步時,很容易發現自己花了很多時間注意背景中的細節:食物的傳播、大螢幕上滾動的廣告、明顯正在進行虛假對話的群眾演員。在較低的幀速率下,您可以更多地關注對話和笑話 -比利·林恩沒有充滿俏皮話,但有趣的是,它在 24 fps 中獲得了更多笑聲。

• 發生在伊拉克的場景也是如此,尤其是戰鬥場景,您可能會發現自己盯著隨風飄動的棕櫚葉或防水布,而不是比利和他的小隊在戰鬥。在 24 fps 下,您可以專注於更直接的動作輪廓;更容易追蹤哪個士兵要去哪裡以及為什麼。它不那麼直接,但更清晰。

• 李的高解析度電影製作的清晰輪廓(在高幀速率下尤其明顯,但在兩個版本中都很明顯)使許多長鏡頭感覺特別空虛。從遠處看,足球場內的球迷就像洋娃娃大小的雕像,周圍環繞著令人壓抑的負空間。戰鬥場景中的士兵、平民和敵方戰鬥人員也是如此。這就像在按照錯誤規格建造的佈景上觀看舞台劇一樣。

• 以較高幀率觀看特寫鏡頭毫無樂趣,因為清晰度會增強演員臉部的每一個微小動作。透過這種程度的審視,你無法動搖扮演比利的喬·阿爾文的感覺。表演,或者扮演狡猾的牛仔隊老闆的可憐的史蒂夫馬丁(Steve Martin)很舊。兩位演員誰表現最好?加內特·赫德蘭(Garrett Hedlund)擁抱成為火腿的機會,克里斯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非常優秀在整個表演過程中

• 在 24 fps 中,您可以接受諸如疊化(有多種)、跳切、焦點拉動以及電影語法的其他標準部分之類的內容。在 120 fps 下,許多標準比喻似乎都顯得很嚴厲——就像Slate 的 Daniel Engber 表示,這就像「讀一本所有逗號和句號都被加粗並加下劃線的書」。在比利和馮迪索飾演的一名指揮官之間的一次特別對話中,鏡頭在兩位演員說話時切換。在 24 fps 下,這感覺就像標準覆蓋範圍。在 120 fps 中,你。注意。每一個。單身的。切。

• 儘管比利·林恩影片中較為死記硬背的場景在較低的幀速率下效果更好,而電影中的大型場景在較高的幀速率下則更加令人震驚。命運之子(是的,真的) 音樂會是電影中心的一場伊拉克戰爭的交叉片段,在 120 fps 的幀速率下,體驗的整體感官超載難以撼動。這是一個讚美!

• 有時,螢幕上會出現物體(足球、彈藥、藥瓶)飛來飛去的情況。這些華麗的內容只有在 3D 和 120 fps 下才真正有意義,儘管它們具有使電影感覺像是百思買產品演示的副作用。

• 在 120 和 24 fps 中,我都清楚地感覺到比利林恩想要和他的妹妹發生性關係。這似乎不能歸咎於幀速率。

總而言之,比利·林恩是較低幀速率下較好的電影。情節的輪廓變得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你可能會忘記自己正在看一部電影。如果比利·林恩在 120 fps 下是一個笨拙的效果演示,在 24 fps 下它更像是一場慘淡的鬧劇。有一個啦啦隊長只在比利重返戰場時才喜歡他;一名開發主管(克里斯·塔克飾)試圖將士兵們的創傷扭曲成一部電影;大多數其他角色更關心比利這個偶像,而不是比利這個人。這部電影引用了美國愛國主義的標誌——配樂充滿了早期斯威夫特的吉他聲——揭示了大多數愛國姿態是多麼空洞。

但看到之後比利·林恩在 120 fps 中,您還可以了解更高幀速率的主題優勢。目前尚不清楚李是否打算將更高的幀速率作為布萊希特距離效應,但這就是它在實踐中的運作方式:在120 fps 下,電影的結構是如此明顯,以至於電影的中心論點不禁被推崇: 奇觀沒有抓到重點。高幀率版本比利·林恩很擅長讓你對電影的空虛感到生氣。可惜它讓你生氣比利·林恩, 也。

如何比利·林恩看起來 120 FPS 與 24 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