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排練期間,英格瑪·伯格曼在舞台上。照片:蓋蒂圖片社

關於英格瑪·伯格曼89 歲的去世,我腦海中湧入的所有想法中,最尖銳的想法既與戲劇有關,也與電影有關——或者更確切地說,與一直持續到決賽的兩種媒體之間狂熱的相互作用有關。這位瑞典導演兼作家不僅是我們與十九世紀末戲劇重塑現代意識的最後重要紐帶,也是我們與戲劇的最後一個重要紐帶。他也是它的繼承者,用易卜生和斯特林堡過早去世而無法探索的媒介設計了夢劇。

伯格曼主要作品的演變反映了他的內在和外在生活,從哲學性喜劇到赤裸裸的寓言,再到對戀人情感的無情剖析。在痛苦地認識到上帝不存在、人類的愛充其量只能提供暫時的安慰之後,他放棄了電影(他說導演太痛苦了)並在製作戲劇中找到了庇護。他晚期的自傳傳奇,范妮和亞歷山大(1982),是一種有點簡單(但感人)的方式來建構他的精神旅程。故事一開始在年輕英雄的父母和劇團的懷抱中充滿了溫暖,然後隨著清教徒牧師繼父的到來而變得冰冷和殘酷。這個男孩跌跌撞撞地進入了一個充滿木偶和梅特林克式象徵主義的幻想世界,然後這位虐待狂、虛偽的族長被清洗,我們的主角加入了斯特林堡的作品。夢想劇

伯格曼的主要電影推倒了我們想像的圍牆。它們是撕裂性的、開放性的、常常令人厭倦的,而且總是(唉)唯我主義。他最大的缺陷是個人的:他抓住了受寵的天才的角色——或者,在他於七十年代因逃稅罪名被瑞典當局逮捕的情況下,他抓住了受折磨的烈士的角色。他為自己的自負找到了合理化的理由。他把自戀的傷害變成了形而上學的證據。他與女演員的一系列風流韻事導致了他在很大程度上——而且頑固地——忽視了孩子。與其說他是怪物,不如說他是怪物。如果我們僅以此為基礎進行評判,我們將不得不取消 90% 最偉大藝術家的作品資格。生活有時會阻礙工作。

但現在不是互相指責的時候。有多少電影製片人以如此多不同的基調為我們帶來瞭如此多的傑作和近乎傑作的作品?我最喜歡的十幾部電影之一是伯格曼的夏夜的微笑繼《無與倫比》之後悲喜劇家庭派對類型的最佳範例遊戲規則。靈魂的黑夜冬日之光這部關於一位失去信仰的牧師(馬克斯·馮·賽多飾)的研究(男孩,他失去信仰了嗎),有一個奇怪的可笑時刻,但它仍然是他最鮮明、在某些方面最不可磨滅的作品。取景於第七印既嚴肅又搞笑,適合一部以棋盤為背景、將死亡和生命(以及信仰和騎士精神)人格化的電影。喜劇劇團。人格面具仍然是所有其他心理劇必須評判的電影——一部關於身份可變性的電影,它在柏格森和皮蘭德婁的世界以及弗洛伊德和榮格的世界之間架起了橋樑。恥辱這是一部最適合重新發現的電影:描繪了戰時絕境中人類不屈的肖像。

我看魔笛每隔幾年,儘管偶爾會出現聲音失誤(儘管我喜歡用瑞典語而不是德語聽)。它不僅是所有電影歌劇中最好的,也是電影與戲劇之間的對話。觀賞伯格曼如何從歌劇院的舞台框架(明目張膽的人造物)流暢地進入莫札特的充滿探索情人、小丑、巫師和夜後的世界。

我希望能在舞台上看到更多伯格曼的表演。他的皮爾金特(由 BAM 引進)讓我後悔他從來沒有把它拍成電影。他的鬼魂(也在 BAM)改變了我的生活。他演了一部充滿地雷的戲劇(當時激進、現在復古的客廳現實主義的所有令人喘不過氣的慣例),並重新發現了即使在青黴素發明之後它仍然保留的驅動力、古典必然性。 (易卜生會感到高興嗎?呃,不。伯格曼忍不住將斯特林堡的一些段落納入其中。)

他在瑞典島上去世,他在那裡拍攝了許多電影,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記憶劇,其中這位年邁的藝術家面對著他過去失望的幽靈。他們有自己的黨派;我發現他們甚至在自我批評中也很自戀。重要的是,這位背信棄義的大師從未停止過易卜生的話:「活著就是在思想和心靈上與巨魔進行戰鬥。 /寫作就是對自己進行評判。——大衛‧艾德斯坦

早些時候: 英格瑪·伯格曼去世,享年 89 歲

艾德爾斯坦談伯格曼:夢劇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