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製片人金賢京在她的最新紀錄片中直面韓戰對不同世代的影響叛逃者

這部在第15屆DMZ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單元上映的影片也是一部深度個人化的作品,聚焦於導演、她的家庭以及「叛逃」的真正意義。這部由韓美合拍的作品先前曾在 Visions du Réel 的競賽中首映,在那裡榮獲評審團特別獎

這部紀錄片以金的家人為中心,他們曾經並仍然處於導演所稱的戰爭造成的「悲傷圈」中。她的祖父消失在北方,再也沒有回來。她的父親曾在戰爭中服役,並一直著迷於研究戰爭直至去世。她的母親仍然因戰爭難民的經歷而傷痕累累,她的家裡堆滿了廢棄的物品。這部電影還講述了一名脫北者與金正恩分享他的故事。

「當然,我以那個北韓脫北者的名字命名了這部電影,但我的祖父也叛逃了——不是真正的叛逃,但他北上後,邊境被關閉,所以他無法回去。韓國歷史在普通民眾的生活中造成了這些悲慘事件,」金告訴我們螢幕

與此同時,該標題的第三個「叛逃者」是金本人,她搬到美國與她的丈夫、紀錄片作家羅斯·麥克埃爾威住在一起。

「我必須搬家,但我感到非常內疚,」她回憶道。 「當我去紐約參加(北韓)脫北者會議時,其中一位女性談到了因拋下父母或家人而感到內疚。我不是脫北者,但我也有同樣的感覺。所以這是三層背叛。

在講述她的家庭的故事及其與戰爭的聯繫時,Kim 借鑒了自 2005 年電影以來數十年的家庭鏡頭我們還在等什麼?,其中涉及因戰爭而離散的已婚夫婦。

「那部電影裡有好幾個故事,包括我父母的故事,但我總覺得他們的故事(在那部電影裡)拍得不好,因為我太不成熟了。每當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我的情緒就太激動了,所以我無法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現在我搬走了,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他們,」金說。

導演解釋說,讓她的父母在鏡頭前敞開心扉有兩個主要因素。叛逃者與她 2005 年電影中「自我意識」的外表相比。其中一個是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上觀看了早期的電影,他們「令人驚訝地非常喜歡和珍惜」。另一個原因是年齡的增長。 「他們決定,『好吧,管他呢,』」金笑著說。 “這給了我更多的機會。”

影片的另一個關鍵主題是前外交官權先生,他在駐越南大使館工作期間從北韓脫北。金第一次見到權是在華盛頓特區的叛逃者聚會上拍攝時,他同意向金講述他的故事。

金指出,許多北韓脫北者透過出現在電視上並講述他們的故事來謀生。另一方面,權因「隱士般」的性格而很少出現在媒體上。

「不過,我注意到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某人的關注。他正在積累故事、情感和抑鬱,所以他想要一個出口,不知何故,出於本能,他意識到他可以信任我,」金說。

為了了解完整的故事,金跟隨權來到英國,他在韓國感到不受歡迎後試圖在那裡謀生。在那裡,她發現權生病了,情緒低落,這導致了影片中一些最感人、最脆弱的場景。她還發現,權將妻子和兒子留在朝鮮,後來又娶了一名跟隨他來到英國的韓國女子。

「他孤身一人,需要有人陪伴,而她是一位單身母親,她喜歡他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金解釋道。 “最終這是一場很好的比賽。”

金說篩檢叛逃者在她的祖國,感覺與在其他國家的節日上展示它有很大不同。

「這是關於我的家庭的,而且非常個人化。這不完全是一個秘密,但你不想透露你家庭生活中這個醜陋的部分。有點尷尬。但對於非韓國人來說,我再也見不到他們了!金笑著說。相較之下,許多家庭成員、前同事和學生來到 DMZ Docs 觀看放映。

「我的一個姐妹在第一次放映後對我有點不滿,說它透露了太多信息,」金分享道。 “但第二次放映後,她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她告訴我她喜歡這部電影。”

金現在正在製作一部電影,講述她祖父在戰爭期間失踪到北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