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德國/法國。 2024. 98 分鐘
如果說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 2018 年的紀錄片水彩是一篇透過水媒介講述氣候變遷的文章,建築學將注意力轉向我們星球的岩石和石頭外殼,以及它在我們人類建造的生活、工作和祈禱結構中的使用(或誤用)。
一些觀眾可能會對科薩科夫斯基堅決拒絕告訴我們我們在哪裡感到沮喪
甚至在片頭字幕結束之前,建築學令人印象深刻。鏡頭飛過烏克蘭一棟住宅大樓的一個缺口,然後爬上另一棟住宅大樓一側的裂口,注意到被切成兩半的房間的衣櫃裡還掛著衣服。我們切入一個巨大的古代巨石的視圖,其飽經風霜的表面看起來充滿活力,就像大象的皮膚一樣。然後是致命一擊:以慢動作播放落石,連續三個畫面:近景、中景和長景。巨大的石塊從地質睡眠中解放出來,在液體流中翻滾。
總部位於柏林的科薩科夫斯基有一種久經考驗的「展示,而不是講述」方法,最近在貢達是一部富有同理心的 2020 年豬眼紀錄片,在許多地區上映。這部柏林影展競賽作品雖然不像獲得EFA 提名的母豬傳記片那麼可愛,但它具有深刻的、通常令人著迷的電影感,甚至是我們可能更多地將其與災難電影聯繫在一起的那種音效。
攝影師 Ben Bernhard 對光線的靈巧觸感為這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城市自然紀錄片帶來了精彩一切會呼吸的東西,為被毀壞的雕刻飾帶或被砍伐的樹幹上鋸開的傷口的鏡頭帶來觸覺。 Evgueni Galperine 超凡脫俗的音樂(被設想為 2022 年獨立專輯《Theory of Becoming》)——時而不祥,時而空靈——與科薩科夫斯基的號角完美匹配。
這位俄羅斯出生的導演的論點是,它迫使觀眾在無字幕、無評論的場景之間建立聯繫,他的論點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粗製濫造的時代,其設計最多只能持續半個世紀。接近尾聲的序列甚至顯示整個城區被拆除。
建築學由義大利建築師、設計師和理論家米歇爾·德·盧基 (Michele De Lucchi) 擔任主角。德盧基留著蓬亂的鬍鬚,戴著圓圓的建築師眼鏡,他既不是敘述者,也不是嚮導;他是一名導遊。事實上,他更多地扮演著精神角色。鏡頭中穿插著正在加工的岩石、古老的寺廟遺址和未完工的野獸派建築的場景,鏡頭切換到了德盧基位於米蘭附近的鄉間別墅。在他的注視下,當地的一位石匠和他的助手正在他的花園裡製作一個石圈。我們直到最後才明白它的目的,當導演打破他的「無敘事解釋」規則出現在他自己的電影中,在同一個花園裡溫柔地審問德盧基,並從他身上挑釁出一個我的錯當他摸索解決方案時,他成為了「一次性架構」問題的一部分。
一些觀眾可能會對科薩科夫斯基堅決拒絕告訴我們我們在哪裡感到沮喪。只有一處偉大的紀念碑被識別出來,那就是黎巴嫩巴勒貝克的羅馬遺址,當時德盧基與阿卜杜勒聊天,阿卜杜勒是幾英里外古老採石場的自封清理工。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沒有被提及,因為它會破壞科薩科夫斯基的論點的清晰、線性的力量:混凝土不是現代發明。羅馬萬神殿是古代世界現存最偉大的建築之一,擁有混凝土圓頂。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導演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論點。最重要的是具有令人興奮的電影體驗,例如建築學是它贏得了情感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