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麥當娜,約 2023 年(照片:Ricardo Gomes);官方音樂錄影帶截圖(從左上順時針):《Ray Of Light》、《Take A Bow》、《Cherish》、《Live To Tell》、《Express Yourself》、《Borderline》、《Frozen》、《Open Your Heart 」(截圖:YouTube)。
麥當娜發行了她的首張同名專輯。自 40 年前的那個七月天起,這位無可爭議的流行女王就一直處於流行文化的中心,透過重新利用古怪的方式塑造流行音樂的聲音和風格。 適合更廣大受眾的舞蹈俱樂部時尚。她1990 年創作的迷人House 風格單曲《Vogue》可能是她才華的頂峰,但她在這首里程碑式熱門歌曲之前和之後發布的音樂證明了她作為當今最不安分、最無所畏懼的流行藝術家的地位。。
計劃帶她來慶祝這個重要的時刻但。雖然她由於她 6 月的住院治療而被推遲——重新安排的日期即將到來——慶祝這一切沒有失去活力的作品的時機已經成熟,正如這份 40 首重要歌曲的清單所證明的那樣。
第五張也是最後一首美國單曲像祈禱一樣,《Keep It Together》是 Sister Sledge 迪斯可經典歌曲《We Are Family》的翻版。考慮到麥當娜在唱片中其他地方如何處理涉及她直系親屬的問題,很容易從字面上解釋“Keep It Together”,但這首歌確實作為一首對找到的家庭的頌歌引起了共鳴。其結尾口號是「讓人們永遠在一起」——這一情感正確地結束了麥當娜的金髮野心巡演——很難不將這首歌視為一首讚歌,獻給透過某種精神觀聯繫在一起的兄弟姊妹
39.「女孩的感覺如何」(2000)
基於其光滑的表面和流暢的電子流行節奏,“What It Feels Like For A Girl”可能是一個精緻的放鬆時刻音樂但麥當娜將這首歌打造為一首明確的女權主義歌曲。 《女孩的感覺》並不是一首頌歌式的集會號召。相反,它來自於麥當娜探索溫柔和力量的獨特女性情感的同理心。雖然它不完全是自傳體,但很難想像麥當娜在沒有經歷過記錄的情感旅程的情況下寫下“女孩的感覺”光線:它具有源自精神追求的豐富性和複雜性。
38.《哦,父親》(1989)
也許是麥當娜音樂史上最大的突破像祈禱一樣,《噢,父親》講述的是過去──也就是她與父親之間令人擔憂的關係。麥當娜試圖調和她對父親的感情,透過現在的稜鏡探索她童年的痛苦。她赤裸裸的懺悔以一首莊嚴、充滿力量的民謠的形式表達出來,這讓人想起的不是“Live To Tell”,而是披頭士樂隊“Eleanor Rigby”鮮明而怪異的品質,一種似乎確定的方向轉變,而不是「Live To Tell」。除了作為宏大的情節劇之外,沒有其他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
37.《睡前故事》(1994)
《睡前故事》可能給了睡前故事這是事實上的標題,但這首歌與唱片的其他部分不同。哪裡有很多睡前故事《睡前故事》具有明顯的美國風格,借鑒了當代靈魂樂和嘻哈音樂,是與英國製片人 Nellee Hooper 合作的作品,後者最近與 Bjork 合作創作了她的打破流派的作品首次亮相。比約克 (Bjork) 與胡珀 (Hooper) 共同創作了這首歌,感覺就像是首次亮相:它具有明顯的大陸風格,它將冒泡的房子與鍍金的、大氣的光澤相結合,這種聲音既具有物理性又具有大腦性。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麥當娜。在很多方面,它可以被視為冒險的先驅光線。
36.《人性》(1994)
「人性」與道歉相反。在其中,麥當娜總結了她在 90 年代初的分裂時期——在這段時期,她以各種藝術形式突破了性別界限,從她的黃色書刊專輯和性別驚悚小說證據主體——結論是“我不抱歉,這是人性。”這種反抗為歌曲柔和的嘻哈節奏帶來了冷酷的邊緣,這些節奏是基於 Main Source 的“What You Need”的樣本。麥當娜在接受採訪時從不畏縮,很少公開尖酸刻薄,這使得《人性》中的骯髒行為異常令人興奮。
35.《秘密》(1994)
《秘密》宣告麥當娜脫離了激烈的舞廳幻想黃色書刊以及隨後沉浸在現代 R&B 中。 《Secret》雖然不是一首緩慢的即興演奏,但它的演奏卻充滿誘惑,這要歸功於麥當娜克制的嗓音和歌曲性感的氛圍。在滾動的嘻哈循環的支撐下,《Secret》無疑比刻意保守的《I'll Remember》感覺更新鮮,但它與前作有著一種安靜而自信的品質:它英俊、成熟、有控制力,與麥當娜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所進行的狂野酒神之旅相反。
34. 「我會記得」 (1994)
天黑後突然左轉,大膽黃色書刊,「我會記住」發現麥當娜故意重新參與到中間道路中,為之寫了一首激動人心的民謠榮獲榮譽是一部由布蘭登·弗雷澤和喬·佩西主演的大學喜劇。 《I'll Remember》避開了任何課堂狂歡,取而代之的是一首安靜而持續的民謠,其憂鬱的基調被微妙激動人心的編曲所抵消,編曲以永不停歇的脈動合成器副歌為基礎。麥當娜的歌聲溫暖而克制,比她在《Live To Tell》中令人驚嘆的表演更加細緻入微,而且更棒的是:這是她對成人當代流行音樂的最佳嘗試之一。
33.《打扮你》(1985)
最後一首單曲來自像處女一樣繼《Crazy For You》和《Into The Groove》等非唱片熱門歌曲之後,《Dress You Up》感覺像是未來許多舞曲流行音樂的模板。關鍵在於它如何在四分鐘內巧妙地轉移焦點,從緊迫的新迪斯科節拍過渡到持續的人聲掛鉤,並在橋上隨意添加了搖滾吉他獨奏。統一的元素是麥當娜不僅透過字面歌詞(不是由她而是由安德里亞·拉魯索和佩吉·斯坦齊亞爾寫的)傳達的俏皮的性感,而且透過她飢餓的表達:她給這首歌帶來了明顯的熱情。
定位於憤世嫉俗的「物質女孩」與忸怩作態的「處女」之間像處女一樣專輯中的《Angel》是一首令人放鬆的真誠:這是一首以流行舞曲甜點為幌子的毫不掩飾、毫無歉意的情歌。 《天使》由麥當娜的前戀人、現任創作夥伴史蒂芬布雷 (Stephen Bray) 共同創作,具有明顯的新浪潮色彩,尤其是與其他作品相比。像處女一樣單曲:充滿活力的合成器提供了單曲的魅力,而旋律則佔據了舞台的中心,節奏幾乎消失在背景中。在整個 20 世紀 80 年代,麥當娜越來越多地朝這個方向發展,幫助擴大和加深了她的聽眾,但《天使》卻有一種新鮮感:這是她開始伸展她的流行翅膀的地方。
31.《雨》(1992)
充滿活力的最柔軟、最甜蜜的時刻黃色書刊,《Rain》是一首華麗、微妙的民謠,介於 R&B 慢速即興演奏和閃閃發光的新時代治愈之間。這首歌既可以被解讀為誘惑,也可以被解讀為淨化的肯定,這說明了它的節奏和執行之間的微妙張力:柔和的脈搏暗示著某種誘人的東西,但鍵盤和和聲的洗滌卻令人感到安慰和安慰,一種二元性賦予了「雨」的深度和複雜性。
30.《情色》(1994)
的基石不僅是黃色書刊專輯及其伴奏性別《情色》一書中介紹了麥當娜短暫的另一個自我迪塔,她是性經歷近乎頹廢的罪魁禍首。麥當娜與聯合製作人 Shep Pettibone 合作,將《Erotica》融入了 20 世紀 90 年代初浩室風格的舞蹈中,在熱鬧的舞蹈循環和乾淨角度的合成器刺痛中找到了性感。 《情色》並不羞於表達它的肉慾,但它給人的感覺卻有點難以捉摸,令人著迷:它是一種挑逗,所有真正性感的時刻都發生在視野之外。
29.《淹沒的世界/愛的替代品》(1998)
作為麥當娜中年傑作的開場剪輯光線,「淹沒的世界/愛的替代品」作為唱片其餘部分的音樂和主題基調,讓她沉浸在環境電子樂和新發現的精神探索中。 《淹沒的世界/愛的替代品》慢慢地展開,麥當娜以一種明確的自傳模式,將她的人生選擇描述為「我不假思索地用名譽換取了愛情」。在五分鐘的時間裡,她探索了這一點的後果,得出的結論是她改變了主意並找到了宗教,威廉·奧爾比特不斷加強的製作表明了這種轉變,額外的樣本、節奏和器樂華麗都強化了麥當娜赤裸裸的誠實。
28.《越來越深》(1992)
《Vogue》的延續——在單曲的結尾時刻致敬了之前的熱門單曲——“Deeper And Deeper”是黑暗挑釁中的一束光黃色書刊,純粹慶祝舞蹈的力量。合成弦樂的漩渦和大膽、玻璃般的鍵盤既是現代90 年代的house,又是對閃光球輝煌歲月的回憶,隨著這首歌在弗拉門戈吉他獨奏中出人意料地釋放,這種組合的強度只會增強。
27.「那個女孩是誰」(1987)
麥當娜第二部主要電影的主題曲“Who's That Girl”接續了“La Isla Bonita”留下的線索。這首熱門歌曲(同樣於1987 年發行)將傳統的拉丁音樂風格推到了最前沿,麥當娜和帕特里克·倫納德將拉丁節奏融入到明亮、活潑的流行舞曲中,並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添加了西班牙演唱的反旋律。如果這缺乏「La Isla Bonita」的新鮮感,那麼標題短語的傳遞就會有一種輕微的陰森品質,讓「Who's That Girl」在播放完畢後仍令人流連忘返。
26.《珍惜》(1989)
《Cherish》與《True Blue》風格相似,呼應了 20 世紀 60 年代女子組合的輕鬆天真,其懷舊傾向被節奏曲目的合成波普風格調和。 《Cherish》沒有一絲玩世不恭或諷刺的意味,這使得它不僅在母專輯中脫穎而出像祈禱一樣但在麥當娜的目錄中,總的來說:它是一種甜美的甜點,一縷熾熱的陽光,照亮了它所觸及的一切。
《Where's The Party》是麥當娜與20 世紀80 年代的兩位主要合著者Stephen Bray 和Patrick Leonard 之間的罕見合作,它與《Into The Groove》是近親,在這首歌中,敘述者在音樂之聲中尋求逃離。 《Where's The Party》充滿了過度活躍的合成器和令人興奮的鼓機,幾乎太活潑了,不像一首舞曲。相反,它透過混亂的興高采烈來製造興奮,麥當娜是一場持續整晚的派對的領頭羊。
24.《掛斷》(2005)
分裂之後美國生活,麥當娜設計的2005年的舞池裡的自白作為對過去和現在的舞蹈音樂的大膽慶祝。這張唱片的第一首單曲「Hung Up」就夾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其中的樣本來自 ABBA 的「Gimme!」。給我!給我! (午夜後的男人)」召喚了過去迪斯可的幽靈,但這個幽靈是透過扭曲的遊樂場鏡子看到的。 《Hung Up》拋棄了對迷幻、富有彈性的現代性的懷念,這提醒人們麥當娜經常對她的音樂和她自己進行意想不到的重塑。
23.《活著訴說》(1986)
麥當娜與作曲家兼製作人帕特里克·倫納德的長期合作開始,莊嚴的民謠“Live To Tell”作為原聲帶的一部分發行近距離,以歌手當時的浪漫伴侶西恩潘為主角的犯罪劇。 《Live To Tell》標誌著麥當娜意識的成熟。這首民謠沒有明顯的浪漫:它是關於在失落中生活,學習如何承受深深傷口的傷疤。恰如其分的是,這種安排是斯巴達式的,讓麥當娜以聲樂表演佔據了舞台的中心,這仍然是她最感人的錄音之一。
22.《幸運星》(1983)
麥當娜寫《Lucky Star》時可能希望它能在紐約的 Danceteria 俱樂部演奏,但感覺這首歌注定會成為她的第一首流行歌曲,事實也確實如此。約翰「軟糖」貝尼特斯(John “Jellybean” Benitez) 混音了雷吉盧卡斯(Reggie Lucas) 的原創作品,賦予這首歌緊迫感,用深情的華麗和新浪潮裝飾裝飾合成的迪斯可節拍。這是一種專為舞池設計的聲音,但它最終被麥當娜的旋律所掩蓋,麥當娜的旋律由純粹流行的白熾旋律驅動。
21.《美麗的陌生人》(1999)
當麥當娜接受任務為奧斯汀鮑爾斯:上我的間諜她巧妙地設計了《美麗的陌生人》,既迎合了邁克·邁爾斯 (Mike Myers) 構建的搖擺不定的 60 年代幻想曲,也迎合了她自己的電子音樂重生。麥當娜與製片人威廉·奧爾比特重新合作,刻意避開了精神上的重擔。光線同時保留了未來派舞蹈和復古迷幻的充滿活力的融合。這個組合非常精緻:如果換成另一首作品,《Beautiful Stranger》可能會在 1969 年大受歡迎,但現代節奏和復古情感的結合使其成為 1999 年理想的流行單曲。
20.《美麗的島嶼》(1987)
與帕特里克·倫納德(Patrick Leonard)合作的《La Isla Bonita》是麥當娜首次明確涉足拉丁音樂。在某些方面,它揭示了麥當娜如何剛開始積累拉丁文化知識——她後來透露,她不知道歌詞中的聖佩德羅實際上位於哪裡——但這首單曲融合了古巴語和西班牙語,有一種輕鬆的魅力。
19.《為你瘋狂》(1985)
僅僅四個月後像處女一樣掉落,麥當娜演唱了她迄今為止最純粹的民謠:緩慢燃燒的“Crazy For You”。這首歌是為願景探索是一部由馬修莫迪恩和琳達費奧倫蒂諾主演的摔角情節劇,其中麥當娜在酒吧扮演歌手。這首民謠對麥當娜和她的製作人約翰「軟糖」貝尼特斯來說都是新領域,兩人也應運而生。麥當娜的表演充滿激情和真誠,而Jellybean 則避免了強力民謠的陳詞濫調,用富有彈性的合成貝司為歌曲奠定基礎,並用令人回味的合成器裝飾,讓歌曲慢慢醞釀,賦予歌曲一種柔和的電影質感。
18.《爸爸不傳教》(1986)
就像之前的《Live To Tell》一樣,《Papa Don't Preach》有意識地成熟,遠離了麥當娜標準的流行和舞曲風格。與前作不同的是,《Papa Don't Preach》不是一首民謠:它牢牢地融入了麥當娜的流行舞曲風格,這是一首由電子節奏驅動並配有合成器華麗的 80 年代單曲。在這些可辨識的聲音之下,麥當娜講述了一個意外懷孕的少女向父親尋求支持的故事。麥當娜巧妙地以自我賦權的副歌為幌子,表達了她最終的反墮胎情緒,她試圖用“爸爸不說教”來實現兩者兼得——懷孕的命運顯然是青少年的決定,但她決定不要這樣做墮胎——這個選擇為這首歌帶來了一些人性:它不像一個成年人試圖安撫聽眾的雙方,而是像一個陷入不受歡迎的情況的青少年的困惑。
17.《大家》(1982)
這麼多年過去了,麥當娜的首支單曲聽起來既試探又充滿活力。許多後來開花結果的音樂種子都在這裡,尤其是麥當娜在強調新鮮、充滿活力的舞曲節奏時,也沒有忽視為她的歌曲賦予明亮、持續的流行風格。憑藉其滲透的合成器和響亮的鼓機,“Everybody”確實看起來像是20 世紀80 年代初的遺物,但它並沒有失去其效力,可能是因為麥當娜將其構建為一個戰斗口號,以將各種類型的聽眾團結在烏托邦。
16.《音樂》(2000)
麥當娜與法國製片 Mirwais 合作製作了許多作品音樂這張專輯讓這位歌手在她開闢的電子音樂之路上走得更遠光線。 Mirwais 的電子放克風格讓人想起《傻瓜龐克》(Daft Punk),這種充滿力量的機器人節奏讓麥當娜慶祝舞蹈的解放。麥當娜的單曲不辜負她所吹噓的“音樂融合了資產階級和叛逆”:《音樂》同時存在於舞蹈俱樂部的前沿,無可否認,它和她最熱門的電台熱門歌曲一樣令人著迷和令人陶醉。
15.《冰雪奇緣》(1998)
《冰雪奇緣》作為第一首單曲發行時,起到了有效的味覺清潔劑的作用。光線1998 年。留在歌壇的願望流行音樂的先鋒。麥當娜與製作人兼 DJ William Orbit 合作,利用慢速電子音樂,營造出一種隱隱約約的不祥氣氛,而只有華麗的弦樂暗示著乾旱的沙漠遠景,這種氣氛才稍微明亮起來。麥當娜的聲樂表演介於冷熱之間,為Orbit 的音景帶來溫暖,但聽起來很受傷,甚至是陰魂不散,她用較低的音域唱歌,聽起來就像她第一次涉足電子樂一樣令人驚訝。
14.《邊界》(1983)
麥當娜同名首支單曲中的最後一首單曲《Borderline》充分利用了《Lucky Star》的流行突破。與前作相比,這首歌包含了更強烈的 R&B 傾向——這首歌是由製作人雷吉·盧卡斯 (Reggie Lucas) 創作的,他掌管了大部分歌曲麥當娜—「Borderline」由滲透的合成低音推動,其間點綴著甜美的鍵盤敲擊聲,色彩繽紛,讀起來就像新浪潮,特別是與麥當娜真誠的聲音搭配時。這種聲音和情感的融合預示著她很快就會達到的高度像處女一樣。
13.《證明我的愛》(1990)
作為劃時代合輯中的新曲目完美的收藏《Justify My Love》為麥當娜開啟了一個新時代。麥當娜與萊妮·克拉維茨(Lenny Kravitz) 創作的伴奏曲目合作,與其說是唱《Justify My Love》,不如說是在吟誦一連串的色情幻想,她的呼吸聲給人一種親密感,有助於平衡藝術性、不平衡的製作。 《證明我的愛是正當的》絕非一次性的,它最終成為通往肉體指控的大門黃色書刊時代。
12.《燃燒》(1983)
在“Everybody”歡快的戰鬥號召之後,“Burning Up”讓人感覺緊張而炎熱。麥當娜將注意力從舞池的集體能量上轉移開,專注於內心的迷戀——即誘惑。強勁的鼓點與潛行的合成低音線交織在一起,為麥當娜性感的懇求提供了一種時尚的載體。從設計上來說,這是一首為舞蹈俱樂部創作的單曲——節奏是夜間的,歌詞充滿了肉慾——這給了“Burning Up”一種“Lucky Star”和“Holiday”所缺乏的黑暗自由:這是一首由強烈的原始衝動推動的歌曲。
11.《光芒》(1998)
哪裡有這麼多光線佔據了明顯內省的領域,它的主打歌是對更新的宣洩慶祝。在這裡,麥當娜將她新覺醒的靈性定位為重生——副歌圍繞著感嘆句“我感覺我剛剛回到家”,暗示她重新發現了自己的一些本質——她和威廉·奧爾比特通過疾馳傳達的一種感覺。它的感染力和熾熱一樣,它的快樂同樣從音樂和歌詞散發出來。
10.《打開你的心》(1986)
伴隨著麥當娜扮演一名與一名小男孩成為朋友的脫衣舞女的厚顏無恥的挑釁片段,《Open Your Heart》恰如其分地屬於這位歌手最活躍的流行單曲之一。麥當娜與帕特里克·倫納德(Patrick Leonard) 合作,將原本為Cyndi Lauper(“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歌手從未聽過該唱片)準備的小樣變成了明亮、熱鬧的流行舞曲,這是一首充滿華麗小玩意的單曲,以麥當娜充滿激情的表演為基礎。她的承諾有助於淡化歌曲中偶爾的影射,使這首歡快的流行音樂紮根於真實、發自內心的情感領域。
9.《物質女孩》(1984)
《物質女孩》鞏固了《如處女》賦予麥當娜的超級明星地位,並給了她一個不一定值得的綽號。一方面,《物質女孩》中對財富和奢侈品的頌揚幾乎不是來自自傳。麥當娜甚至沒有寫這首歌:這是彼得·布朗和羅伯特·蘭斯的作品,歌手兼製作人尼羅·羅傑斯將其變為現實,將其變成了一首華麗的新浪潮迪斯科音樂,其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重塑了流行音樂的面貌。不可否認,《物質女孩》屬於 20 世紀 80 年代,是對雷根時代的同時慶祝和批評,形式最終蓋過了內容……這也是信息的一部分,即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有流行舞曲單曲能像《Material Girl》一樣完美無瑕。
8.《表達自己》(1989)
一部分像祈禱一樣在這場刻意成熟的活動中,「表達自己」讓這位曾經聲稱自己是「物質女孩」的歌手發現了自我肯定的令人陶醉的力量。當她拒絕愛情的所有傳統裝飾時——「緞子床單非常浪漫/當你不在床上時會發生什麼?」——麥當娜不斷將焦點回歸到自愛和相互尊重上,宣言的傳達令人興奮不已舞曲放克風格,靈感來自Sly & the Family Stone,但聽起來像摩天大樓一樣鋼鐵般雄偉。
7.《鞠躬》(1994)
《Take A Bow》也許是麥當娜錄製過的最精緻的民謠,它記錄了一段愛情的結束,即一個人意識到他們的伴侶沒有投入浪漫的那一刻。這裡沒有太多的悲傷,而是一種無奈:這首歌是一首絲綢般的嘆息,其柔和中近乎性感。麥當娜聘請了迷人的慢速即興創作者Babyface 作為她在《Take A Bow》中的合作者,雖然他的風格很明顯——他的背景聲音在混音中很清晰——麥當娜靜靜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因為她回顧了這段失敗的關係帶著憤怒,但充滿愛。
《Holiday》是麥當娜第一首並非由她本人創作的單曲,也標誌著她與 20 世紀 80 年代最偉大的舞蹈製作人之一約翰“Jellybean”貝尼特斯合作的開始。 Jellybean 重新混音了麥當娜首張同名專輯中的幾首單曲,但他自己製作了《Holiday》,為柯蒂斯·哈德森/麗莎·史蒂文斯-克勞德的歌曲賦予了流行音樂般的閃亮活力,這是《Everybody》和《Burning Up》所缺乏的品質。那種富有感染力的歡樂感——地下迪斯科和風格化新浪潮的巧妙結合——幫助《Holiday》成為麥當娜的國際突破單曲:這是她第一首進入公告牌排行榜前40 名的歌曲,並一路登上英國第二名。
5.《像祈禱一樣》(1989)
在精神渴望的推動下,以挑釁的方式表達出來,《Like A Prayer》於 1989 年宣布自己是一部重要作品,這是一位經常被認為輕浮的藝術家有意轉向沉重的主題和音樂素材。麥當娜似乎想透過把廚房水槽扔到這些先入為主來打破這種看法。 《Like A Prayer》以一段搖滾吉他片段開頭,展現出世俗福音的魅力,然後以強勁的舞蹈節奏結束。從歌詞到編曲,它都充滿了思想,它的密度賦予它重力,但也有耐力;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謎團。
4.「別告訴我」(2000)
麥當娜將一首被她的歌手兼詞曲作者姐夫 Joe Henry 認為是“完全扔掉”的歌曲改編成“Don’t Tell Me”,大膽地融合了民謠搖滾和電子樂。製作人米爾韋斯將簡單重複的原聲吉他副歌變成了結結巴巴的口頭禪,支撐著麥當娜歌詞的自我賦權。米爾韋斯作品中的鏡廳部分將簡單的美國曲調變成了一首激動人心的讚歌,彰顯了麥當娜作為藝術家的獨創性。
3.《像處女》(1984)
作為麥當娜傳奇故事的中心,《Like A Virgin》在1984 年發行後,讓這位歌手成為了一位超級巨星,這種優勢部分歸因於歌曲核心的暗示性自負:它不是關於童貞,而是關於更新,但它是很難否認標題中固有的挑逗性。麥當娜俏皮的挑釁凸顯了她的性感和機智,製作人尼羅·羅傑斯(Nile Rodgers)將她年輕的歌聲推到了最前面,並讓他的小雞刮吉他和堅持不懈的合成貝司擔任主要配角,從而突顯了她的品質。 《Like A Virgin》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旁白,例如麥當娜的靈感“Hey!”副歌部分和她對淡出的低聲懇求,使得這張唱片即使在幾十年的過度曝光之後仍然顯得充滿活力。
2.《進入最佳狀態》(1985)
當《Into the Groove》進入副歌部分時,麥當娜唱道“只有當我跳舞時,我才能感受到這種自由”,這句歌詞可以被視為某種宣言。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舞池一直是她的解脫,一個世俗的神聖之地,為她提供躲避任何麻煩的庇護所。 《Into The Groove》向這個神聖的場所致敬,為你的身體隨著音樂移動的樂趣提供了一首經久不衰的讚歌,無論是在俱樂部還是在其他人看不到的臥室裡。
1.《時尚》(1990)
《Vogue》在她的影響力和人氣達到頂峰時出版,集中體現了麥當娜的許多獨特天賦。麥當娜回到了在舞池中尋找自我發現這一熟悉的主題,她一反常態地在《Vogue》上表現得特別具體,將浩室音樂引入美國主流,並利用《Vogue》的地下舞蹈感覺來搭便車。麥當娜和聯合編劇兼製片人謝普·佩蒂伯恩沒有屈服於挪用的誘惑,而是充當了這一次文化的大使,以時尚的包裝展示其大膽、前沿的創新,在向源頭致敬的同時也明確屬於麥當娜。不僅她那個時代的其他音樂家無法完成這個技巧,他們也無法想像這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