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布魯克林的西爾莎·羅南、多姆納爾·格里森、艾琳·奧希金斯和彼得·坎皮恩。照片:Kerry Brown/二十世紀福斯提供

電影布魯克林是一項關於鄉愁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鄉愁意味著你渴望某個曾經你渴望離開的地方。那是 20 世紀 50 年代初,女主角艾莉絲(Eilis,發音為失眼) 萊西(西爾莎·羅南飾),似乎到處都錯位了。她在愛爾蘭東南部的家鄉恩尼斯科西找不到體面的工作,而且她在舞會上表現得過於內斂,無法吸引追求者。 (她最好的朋友是熱門票。)她的父親去世了,母親足不出戶,而她年長的姐姐羅斯則忙於一份要求很高的簿記工作。羅絲擔心艾莉絲會在這種停滯的文化中日漸消瘦,她與一位行善牧師(吉姆·布勞德本特飾)安排她的妹妹搬到美國,艾莉絲將在美國一家大型百貨公司的櫃檯後面找到一份工作,並在寄宿公寓的房間裡住著像她這樣的年輕愛爾蘭女士。但在熙熙攘攘、多元文化的布魯克林,艾莉絲感到非常孤獨,當人們試圖與她閒聊時,她會僵住。她讀著母親和姊姊的來信,絕望地哭泣。

我們的艾莉絲可能會成為一個累贅,因為她習慣讓別人為她做選擇。但羅南從不讓年輕女子的被動顯得愚蠢或受虐狂。這位 21 歲的女演員為每個角色帶來了不同尋常的東西:樸素與神秘的結合。她的藍灰色眼睛讓她在神秘學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她可以用低沉、溫和的語氣說話,同時仍然把你嚇得夠嗆。樸素在於她蒼白的臉色,以及毫無裝飾的表演風格,讓你想知道她是如何讓你準確地感受到她的角色的感受,準確地看到她的角色所看到的。她的艾莉絲動作小心翼翼,彷彿在等待舞台監督給她攔路,即使在布魯克林這樣大的城市,她也害怕「談話」蒙羞。但那雙不可思議的眼神閃爍著憤怒,既是對周遭心胸狹隘的人,也是對自己的怯懦。他們看到了別處的世界。

這部電影由約翰克勞利執導,如果沒有羅南,這部電影就會顯得過於溫柔和甜蜜。尼克·霍恩比 (Nick Hornby) 根據科爾姆·托賓 (Colm Tóibín) 的小說撰寫了劇本,他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傷害托賓微妙的、幾乎是正式的交流。 (霍恩比已經發展成為一流的編劇,但他在這裡無法完全放鬆。)可能出於預算原因,這部電影沒有表現出50 年代布魯克林市中心的規模,也沒有表現出艾利斯看到非裔美國人時的驚訝。飾演,有著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的無精打采。托尼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述他將要開始的建築業務和他將建造的房屋。他把艾莉絲帶回家給他的家人,他們為她準備了義大利麵。

艾莉絲和東尼在身體上、節奏上都明顯不匹配,以至於當電影告訴你他們相愛時,你無法完全相信。但事實證明,這種不協調是神祕的顫動中心布魯克林,這取決於兩個極具吸引力的追求者之間的選擇。她在回訪愛爾蘭時遇到了第二個,在那裡——也許是因為她在美國的經歷——她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現在,一切沒有發生的事情都發生在她身上,包括吉姆法雷爾(多姆納爾格里森飾演),他是恩尼斯科西一家成功酒吧的繼承人,身材高大,看起來像學院派,還有一棟宏偉的房子。羅南在身體上與甜美、彬彬有禮的格里森、寒冷的大海和蒼白的愛爾蘭紅髮很相配。這是一個明顯的契合。但「明顯的契合」是在這個世界上安逸自在的關鍵嗎?

布魯克林太優雅,無法如此直白地提出這個問題,而是暗示——就像托賓的大部分作品一樣——愛爾蘭性是一種存在狀況,其特徵是脆弱的根源和普遍的失落感,也許最好離開希伯尼亞。愛爾蘭人講述著美麗的故事,唱得像墮落的天使一樣(有一個施粥廚房的場景,其中一首憂鬱的蓋爾獨奏讓人撕心裂肺),但每一個善良的牧師都有兩三個卑鄙的鷹身女妖以宗教為棍棒。

不過,天哪,這也適用於朱莉沃特斯(Julie Walters)飾演艾莉絲布魯克林的女房東基霍夫人(Mrs. Kehoe),她有著如此多的滔滔不絕的衝突衝動,幾乎就像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an)。沃特斯可以將這一切都集中在一次交流中——一生中,他既正經又憎恨正經人,一邊無情地評判,一邊發現偏見很愚蠢;一邊執行規則,一邊半推崇獨立。布魯克林並沒有完全捕捉到布魯克林,但它作為愛爾蘭人的矛盾心理卻是史詩般的輝煌。

*本文發表於2015年11月2日號紐約雜誌。

電影評論:布魯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