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流行音樂的過去十年常常讓人感覺黑暗的,扭曲的,世界末日的憤怒的泰勒絲(Taylor Swift)已成為其指定車手。斯威夫特沉著、可靠、異常鎮定,她把自己塑造成角落裡目光清醒的觀察者,一絲不苟地、有點頑皮地記錄著其他人早上都會一臉狼狽地記不起的骯髒細節。 (“22”,斯威夫特對千禧年派對歌曲的必要但不可抗拒的演繹,證明了她心目中的狂野時光不是在枝形吊燈上搖擺或與莫莉跳舞,而是吃早餐.. ....午夜.) 當然,泰勒絲 (Taylor Swift) 多年來一直受邀參加這個派對——可以說是從她 2008 年的專輯開始無所畏懼,其中產生了鄉村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跨界熱門歌曲,如《Love Story》和《You Belong With Me》——但她大張旗鼓地選擇將她的第五部完整長度的歌曲稱為1989年,她的“第一張有記錄的官方流行專輯”。

不過,沒那麼快:她想讓我們知道1989年這不是一張普通的、普通的「邪惡流行」專輯。 「邪惡的流行音樂是指你在腦子裡唱著什麼……但你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它是無腦的,」她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最近的採訪和她的合作者傑克·安東諾夫。 “我們希望保持這首流行音樂乾淨、美麗、正確,如果它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裡,我希望你也知道這首歌是關於什麼的。”這句話很能說明問題:在每一步,1989年這張專輯相信自己的“善良”,但也將善良視為一種對抗立場。在其最好的歌曲之一——時髦、讓人跺腳的《Blank Space》中,斯威夫特稱自己為“一場披著白日夢的噩夢”,並自豪地說,“我可以讓壞男孩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她如此自信地做到了這一點作為威脅。

對於任何對斯威夫特自稱的新流行音樂方向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1989年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首先,我們聽到了“Shake It Off”,她試圖寫出那種法瑞爾式的、征服世界的流行歌曲,旨在讓整個音樂節期間播放的所有其他歌曲都流行起來。艾倫商業廣告因羞愧而畏縮。當我不聽「Shake It Off」時,我會對「Shake It Off」的想法產生爭議。當我在的時候,我就會忘記它們。在過去的 48 小時裡,我把這首歌放在髮刷裡唱。這是一首非常好的流行歌曲。一旦“Shake It Off”有效地實現了其計劃的統治地位,斯威夫特就透露了一些更有希望的東西:安東諾夫製作的深邃的“Out of the Woods”,這似乎預示著斯威夫特聲音中令人興奮的、意想不到的和成熟的新方向。然而,僅僅一周後,這些希望就被一首無精打采的電子流行歌曲“Welcome to New York”擊碎了,這首歌聽起來不太像一個人的作品。多次獲獎的詞曲作者更像是富蘭克林湖投資銀行家購買的一首歌方舟音樂廠他女兒的《Super Sweet 16》。1989年,當我看到“歡迎來到紐約”作為開場曲目時,我承認我擔心最壞的情況。但好消息是,這首歌在上下文中並沒有那麼災難。這仍然是一個不可原諒的乏味的使命宣言,但它實際上只是為了設定場景:歡迎來到新泰勒。一個乾淨、明亮、閃亮的地方,地鐵永遠不會聞起來像小便,因為你永遠不必乘坐它。

但一旦“歡迎來到紐約”被忍受,或者可能被跳過,1989年在三首歌中,斯威夫特似乎讓流行音樂屈服於她的意願,而不是相反。 「Blank Space」是對 Lorde 品牌極簡主義電子流行音樂的一種更明亮、更活潑的詮釋。然後是帕特里克·內格爾(Patrick Nagel)大膽命名的“風格”,這是一首非常好的唐·亨利(Don Henley)歌曲,我希望導演音樂錄影帶的人有意識以黑白方式拍攝它,並以特寫鏡頭拍攝斯威夫特卡車的後方。所有這些勢頭都在“Out of the Woods”中得到加強,這最終成為專輯中最勝利的時刻——這不僅是一首將 80 年代和當代影響最無縫地結合在一起的歌曲(非常飢餓遊戲Without Frontiers),也是讓您最身臨其境地進入 Swift 世界的一款。泰勒絲的所有歌曲都是從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這一點的女孩的角度寫的;每個泰勒絲的目標都是讓你像她一樣瞬間感受到它。 《走出困境》有著如此迷人的動力,讓人很難不被它的情節劇所吸引。至少有四分鐘,當她說這些樹真的是怪物時,我們相信了她。

1989年但不能完全維持這種運作。後半部經常發現她追逐同齡人的聲音,而不是闡明她與他們的不同之處。空靈的、霧機般的民謠“Wildest Dreams”聽起來像是 Lana Del Rey 歌詞生成器的作品,而令人遺忘的“I Know Places”除了名字和品質之外,都是洛德的歌曲。 (《地點》和《歡迎來到紐約》的合著者瑞恩·泰德 (Ryan Tedder) 在 2 場比賽中以 0 比 2 擊球1989年有點諷刺的是,《Bad Blood》明顯是凱蒂佩芮(Katy Perry) 的風格,因為《All You Had to Do Was Stay》和《How You Get the Girl》等不露面的商場流行歌曲證明了斯威夫特不是90 年代早期的模仿作品比 Perry 的作品更好棱鏡的爛片《This Is How We Do》與《Walking on Air》。斯威夫特關於“無腦、邪惡的流行音樂”的評論似乎至少部分是針對佩里的,但在接近尾聲時1989年,她在自己和其他藝術家之間精心劃定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昨天我把1989年對於任何泰勒絲專輯的終極測試:我和我的一些女朋友開車時在車上播放了它。結束後,其中一個人說:“我一直忘記我們正在聽泰勒·斯威夫特的專輯,而不僅僅是聽廣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恭維——幾乎所有這些歌曲都可以(而且可能會)成為熱門歌曲。但在簡化她的聲音的過程中,斯威夫特打磨掉了許多曾經讓她的觀點如此獨特的邊緣。令人失望的是,她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做。如今,流行音樂越來越被視為一種獨立宣言,而不是自我強加的公式化限制的宣言。 (有時我會想起引用早期採訪與Icona Pop 一起,後者宣稱:「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並稱其為流行音樂!」)斯威夫特對這一流派的定義有點過時,並製定了這樣一個自覺的計劃,以製作「有記錄的、官方的流行音樂」專輯」似乎把她困住了。儘管她想讓我們看到1989年作為一種重塑,它實際上讓我覺得這是她最保守的記錄,幾乎在每個轉彎處都遵守速度限制。

*本文發表於2014年11月3日號紐約雜誌。

專輯評論:泰勒絲的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