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編劇:阿伊達貝吉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2022 年。
一個三十歲的女人發現自己在不完全結婚和不完全離婚之間徘徊。民謠是波士尼亞編劇兼導演艾達貝吉奇的第四部長片。這項富有同情心的人物研究在薩拉熱窩的主競賽中首演,旨在為肥皂劇般的故事情節注入生命力,並充滿奇思妙想的風格——其中大部分都笨拙地落地。貝吉克憑藉前兩部作品所建立的聲譽將確保電影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進一步曝光,但有限的影響似乎可能超出了前南斯拉夫領土的範圍。
給觀眾留下的是一種困惑的感覺,而不是一個故事已經圓滿結束的印象
貝吉奇首次亮相雪2008年獲得坎城影評人周大獎;她的後續行動薩拉熱窩的孩子們(又名孩子們)四年後入選法國影展官方評選,並在一種注目競賽中獲得特別提及。她將注意力從祖國以及 1920 世紀 90 年代戰爭對其居民的影響轉移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兒童的困境永遠不要離開我(2017)的好評度和曝光率明顯較低。返回波斯尼亞民謠感覺更像是一次踩水練習,而不是那種可能會讓貝吉克重回國際舞台的企業。
薩拉熱窩的孩子們明星瑪麗亞·皮基奇(Marija Pikic)是整部電影的主要焦點,她飾演梅里(Meri),一位剛從與哈桑(米蘭·托西諾夫斯基飾)長期而動蕩的關係中走出來的女人。梅里缺乏有酬工作,導致哈桑獲得了八歲女兒米拉(蓋亞·塔諾維奇飾)的監護權;由於她持續失業,而且她和哈桑從未真正結婚,她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在咄咄逼人的母親扎菲拉(賈斯娜·扎利卡飾)的慫恿下,梅里向家人朋友律師薩米爾(斯拉文·維達克飾)尋求建議,薩米爾是一位年長的男人,多年前她曾與他有過一段風流韻事。 「你真的傷了我的心,」薩米爾鬱鬱寡歡,後來抓住機會彌補了之前在愛情上的失望。
梅里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被動的主角;我們推斷,由於長時間暴露在她的自然力量媽媽身邊,她變得膽怯了。她的弟弟凱莫(埃內斯·科茲利西奇飾)同樣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的兒子——在這起完全以冷漠為導向的事件中,所有男性角色要么缺乏同情心,要么荒唐可笑,要嘛頭腦發熱。似乎也可以公平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梅里情感上的不成熟導致她與哈桑建立了一種不明智的關係,而哈桑只是斷斷續續地露面。他仍然是一個陰暗的背景玩家(通常由埃羅爾·祖布切維奇(Erol Zubcevic)在喜怒無常的藍色燈光下拍攝),而不是一個豐滿的角色。
儘管梅里似乎受到了變幻無常的命運的打擊,但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是貝吉奇透過系列劇本創作的方式對她的創作造成的影響。她直到最後幾分鐘才真正控制了自己的不幸局面;即使是這種遲來的獨立主張也因其在布萊希特尾聲中的發生而受到破壞,在尾聲中她的故事的虛構/電影性質被公開承認。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最後一刻的這種拉扯是一個滑稽的另類決定(“梅里”和“米拉”之間的最終元對話無疑很有趣),但也代表了某種逃避;給觀眾留下的是一種困惑的感覺,而不是一個故事已經圓滿結束的印象。
貝吉克以兩種方式闡述了她的基本敘述。她將影片的播放時間延長到兩個小時,定期插入一些小插曲,其中幾個角色試鏡一部電影——細節非常模糊——在他們的小城市拍攝,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都懷有某種情感的地方。例如,扎菲拉(Zafira)看到了重新開始她在懷上梅里(Meri)時放棄的歌唱事業的機會。梅里在試鏡的第一刻,銀幕外的對話者問她如何定義自由。 「也許,生活沒有恐懼,」她最終的回答是。隨後她發表了契訶夫小說中的獨白海鷗號,揭示了出人意料且有些難以置信的戲劇技巧。
這種結構手段比貝吉奇的其他偶爾的插補更流暢:印象派蒙太奇,通常涉及笨重的、復古的視頻疊加和背投,這對我們對人物或其處境的理解幾乎沒有幫助,並且逐漸暴露出貝吉奇缺乏自信。
出品公司:電影之家
國際銷售:Film House、訊息@filmhouse.ba
製片:Aida Begic、Adis Djapo、Erol Zubcevic
攝影:埃羅爾·祖布切維奇
製作設計:Emina Kujundzic
編輯:雷茲納德·西梅克
主要演員:瑪麗亞·皮基奇、亞斯娜·扎利卡、阿瑪爾·庫斯托維奇、達沃·戈盧博維奇、埃內斯·科茲利西奇、斯拉文·維達克、拉娜·斯坦尼西奇、米蘭·托西諾夫斯基、蓋亞·塔諾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