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導演阿米夏格林伯格 –誰獲得了海法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與他的大屠殺遺產驚悚片遺囑——在開始拍攝第一部長片之前,他曾在房地產行業工作過,導演廣告,也製作過電視劇和紀錄片。
然而,格林伯格的首次亮相吸引了 紀念他為南加州大學大屠殺基金會視覺歷史檔案館收集大屠殺倖存者證詞的那些年,該計畫由史蒂芬史匹柏牽頭,收集了超過50,000 名大屠殺倖存者的拍攝目擊證詞。
「我於 2000 年左右在以色列做了這件事。在三年的時間裡,我參加了數百次採訪,從事電影攝影方面的工作,」他在接受采訪時回憶道。螢幕在海法。
格林伯格的處女作圍繞著大屠殺高級研究員約爾(奧裡·普費弗飾演)展開,他正在調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一個村莊郊區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
約爾在他工作的耶路撒冷大屠殺研究所被認為是一個怪人,他嚴格的猶太正統觀念使他與更世俗的同事區分開來,約爾的調查偶然發現了他年邁的大屠殺倖存者母親所隱藏的一個改變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讓他的身份陷入了困境。
該專題片在以色列和奧地利之間拍攝,超現代的範裡爾耶路撒冷研究所作為虛構的大屠殺研究機構的辦公室出現。
「影片中的組織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各種機構的組合。一開始,我問大屠殺紀念館是否允許我在那裡拍攝,」格林伯格說,他指的是以色列官方紀念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碑。 “他們甚至沒有看到劇本,就說他們不與任何虛構電影合作。”
閱讀更多:《遺囑》、《心律不整》在海法獲頒最高獎項
約爾對真相的探索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一部傳統的調查驚悚片。 「我想做一個關於大屠殺的項目,但它超出了這個範圍。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我不想把它強加給觀眾。我想走一邊。我想把它作為一部驚悚片來呈現,」格林伯格解釋道。 “我真正的動機是與那些生活歸零的人打交道。”
「另一個動機是我父親是大屠殺倖存者。我在一個看似一切正常的家庭中長大,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儘管我永遠無法指出。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弄清楚自己缺少什麼。這是一個重要的存在。我父親在那裡,但他不在那裡。我想利用這種‘沉默’。
格林伯格表示,除了約爾的猶太身份和作為倖存者之子的傳統問題之外,這部電影還引發了關於身份及其基礎的更廣泛的討論。 「關於身份和我們是誰的問題現在正在興起。你在加泰隆尼亞、英國脫歐、美國都看到了這一點。你有非常自由主義和非常民族主義的極端,」格林伯格說。
該片由耶路撒冷 Gum Films 的 Yoav Roeh 和 Aurit Zamir 製作,維也納 Freibeuterfilm 的 Sabine Moser 和 Oliver Newmann 擔任聯合製片人。總部位於羅馬的 Intramovies 負責國際銷售。
在威尼斯的 Horizons 邊欄首映,現在榮獲海法的最高獎項,遺囑接下來將在釜山、華沙和開普敦舉行,其他節慶日期即將公佈。
格林伯格也正在編寫第二部影片的劇本,該片將圍繞著一名頂尖科學家展開,他因覺得科學界離現實太遠而從學術界退休,成為一名維修工人。當他的前妻找到他簽署文件,將他疏遠的、有自殺傾向的兒子送進精神病院時,他決定帶他去沙漠。
「這將是對禪宗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我喜歡的一本書。我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完成劇本,並在十個月內拍攝。它的預算很低,可能會用 iPhone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