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可基嫚。照片:Ben Rothstein/Focus Features 提供

更多由女性執導的大片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之一是,女性可能會回到男性已經講述過的故事並重新建構它們,讓它們受到「女性凝視」的影響。索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 翻拍了唐·西格爾 (Don Siegel) 的《1971》,探索性而有力地做到了這一點被迷惑的人。

敘述——改編自小說由托馬斯·庫里南創作——兩部電影基本上相同。內戰期間,一名受傷的聯邦下士(西格爾的電影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科波拉的電影中的科林·法雷爾)被收留在南方女子寄宿學校接受治療,工作人員和一小群學生爭論是否要轉交他交給南部邦聯軍隊(這很可能會導致他的死亡),讓他溜走,或者讓他留在身邊做各種體力勞動。

英俊男性的出現打亂了日常生活。婦女和女孩打扮得更精心,偷偷溜進士兵的臥室調情。同時,下士察覺到了一種獲得權力的手段,並依序操縱每個女人。他的目標是生存,但他也不介意更多的東西,好吧,還有觸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像一場惡夢巴克斯透過天主教男生(庫里南是)的感性過濾。儘管庫里南透過不斷變化的第一人稱女性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但他對那些被教導要超越自己慾望的女性的性緊張很敏感。他的書的核心是一種原始的男性恐懼,西格爾的迷惑者放大。

科波拉則來自相反的方向,其中主要的威脅是對女性的。她給迷惑者柔和但光芒四射的色調,她的鏡框暗示著不羈的本性和優雅之間的脆弱平衡。戰前的莊園(有著筆直、驕傲的柱子)因缺乏照料而被弄髒,花園雜草叢生,遠處的砲聲打破了平靜,但學校仍然是一個避難所,是一個醜陋的(男性)文明的燈塔世界。法雷爾飾演的麥克伯尼下士引入了泥土、鮮血、肉體——以及樸實的慾望。清洗他的身體和傷口既是一種神聖的儀式,也是一種深深的情慾。即使步履蹣跚,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

法雷爾可能不像伊斯特伍德那樣是男性化的偶像,但他的麥克伯尼更加狡猾,更具性侵犯性。 (與女性相反,伊斯特伍德相當酷。)科波拉和她的編輯莎拉·弗拉克(Sarah Flack)對他對女性的影響、她們之間自覺或不自覺地傳遞信號的方式、她們發現自己爭奪注意力和衡量自己的方式保持警惕。艾麗範甯飾演的艾莉西亞是第一個敦促瑪莎小姐(妮可基嫚飾)立即將麥克伯尼交給叛軍的人之一,但她也是第一個偷進他房間親吻他嘴唇的人。儘管麥克伯尼對她著迷,但古板、年長的艾德溫娜(克斯汀鄧斯特飾)最容易臉紅,在他看來,她似乎是最容易控制的。

應該說,西格爾並沒有放過麥克伯尼。他不遺餘力地用微小的閃回破壞了電影的語法,以表明這位下士是一個騙子和一個機會主義者。兩個願景之間的差異歸結於瑪莎小姐。 1971 年,傑拉爾丁·佩吉(Geraldine Page) 飾演的她因渴望而顫抖,因怨恨而沸騰,當麥克伯尼(McBurney) 在與其中一個女孩幽會時再次受傷時,她的眼中閃現出惡魔般的光芒。她所進行的手術是一次象徵性的閹割。對西格爾來說,這個可憐的笨蛋從來沒有機會。

基德曼與受過方法訓練的佩吉是女演員的不同之處,而他們的瑪莎則有著天壤之別。當法雷爾飾演的麥克伯尼大聲疾呼瑪莎殘害了他,因為他不肯到她的床上來,這一指控毫無分量。是的,這個瑪莎有渴望,但她非常得體。科波拉將學校從一個瘋女人攪拌的毒鍋變成了值得拯救的地方。在沒有違反庫里南的設想的情況下,她將她的女人從魅魔的指控中解放出來。

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厭女症常以神話甚至宗教為理由,而像這樣的故事迷惑者助長這樣一種觀念:男人在女人的惡魔憤怒面前是無助的。科波拉的迷惑者沒有其前身的南方哥德式風格。這不是一部恐怖片。它的力量在於它的暗流,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一種性別對立的最壞情況。沒有人是完全好或壞的。雙方都被迷惑了。

*本文發表於2017年6月12日號紐約雜誌。

審查:時間他被迷惑了是一個新視角的重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