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作家希拉赫蒂發表她最喜歡的「秘密自助」書籍的簡短清單,僅提供每本書「實際上幫助了我——它們既珍貴又實用」的標準。有試鏡(1978),選角導演邁克爾·舒特萊夫(Michael Shurtleff)為有抱負的演員編寫的一本手冊,他聲稱​​“發現”了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潛水酒吧唱歌;除此之外,這本書教你如何在自己周圍創造一種可能不存在的神秘感。另一個是黛安馮芙絲汀寶 (Diane von Furstenberg) 的美麗之書(1976),這是一本兼俱生活方式指南的回憶錄,提供了皮膚護理和飲食方面的建議。 「芙絲汀寶堅信,」海蒂寫道,「對看起來漂亮的渴望不是一種父權病,而是一種自然而美好的渴望,這讓我能夠毫無愧疚地對自己的頭髮大驚小怪。她最令人放心的建議是治癒了治療師的病人(1992),由一位名叫斯坦利·西格爾(Stanley Siegel)的心理治療師合著,根據海蒂的說法,他聲稱,只有當我們一開始就堅持努力發揮作用時,我們才會感到功能失調。

海蒂認為,我們已經習慣通過閱讀來尋求不那麼經典的建議,“瀏覽書店的自助區似乎就像在 7-11 買一本色情雜誌一樣可恥。”在她寫下這份清單的同一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小說,一個人應該怎樣?並開始了她自己的自助方式的長期實驗,以一種有趣但絕不嘲諷的方式借用了該流派最喜歡的修辭手段。她的非小說類書籍椅子是人們去的地方(2011)是她的朋友、表演藝術家 Misha Glouberman 的獨白集,其中提供了一些詼諧的建議,這些建議要么似乎是在取笑整個努力(「一直穿西裝是戒菸的好方法」),要么是非常認真(「要學會玩字謎遊戲,你必須學會在嘗試與不理解你且不知道你所知道的人交流的同時享受自己的樂趣」)。

甚至她書中的書也常常對她的角色起到自助的作用,無論實際類型如何。海蒂的小說往往沿著連續的文本發展,主角——通常是作者的鏡像——尋求幫助、指導和指導。在一個人應該怎樣?,一位名叫希拉的作家查閱了一本名為重要藝術家如果她也想成為一個重要的藝術家,就可以決定她該住在哪裡。她採用「誰在乎?」的方式。作為個人口號,這是從一本自助書中抄來的一句話。在海蒂2018年短篇小說母性,一位正在努力做出生孩子決定的女性依靠的是一種神奇的方法,靈感來自於易經為了下定決心:「我必須問,」她一邊說,一邊收集三枚硬幣來拋擲,「我是不是像那些蒼白、脆弱的女作家一樣,她們從不出門,沒有孩子,總是有點讓我著迷又害怕?是的,硬幣說。 “我能做些什麼來避免這樣嗎?”她回應。不。

在她的研究中自助文學哈佛大學學者貝絲·布魯姆(Beth Blum) 引用海蒂的作品,作為這一流派歷史新篇章的一部分:她認為,雖然許多當代散文家和小說家借用了自助的慣例來批評“向上流動的倫理”,但海蒂的那種自助可以與“希伯來聖經的拋物線智慧”和猶太幽默的舒緩作用一起閱讀。海蒂並不羞於相信作家和讀者都會向書籍尋求幫助。她寫道,「秘密自助」是一個「幾乎可以描述所有文學」的短語。那麼評價她最新的小說意味著什麼?純色, 同樣地?這部有趣而感人的小說講述了一個悲傷的女兒為了沉悶甚至超越失去的痛苦而執著於美麗的故事,它既珍貴又實用,對你有幫助,這是不是很優雅呢?也許是這樣,但是──誰在乎呢?

雖然海蒂經常在她的小說中藉用聖經主題,純色具有以創世記開頭的區別。敘述者首先將我們目前受到氣候變遷蹂躪的生存狀態稱為「創世初稿」。上帝正準備對這整件事進行第二次刺擊。他拿出他的工具箱,以「天空中的三位藝術評論家」的身份出現——與《舊約》不同。在這個創世神話中,每個人都是批評家,按照三種動物的標準組織起來:從鳥蛋中誕生的批評家是美學家,「對美、秩序、和諧和意義感興趣」。然後還有專門從事「結構批判」的魚類批評家: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集體條件」。最後,還有熊,他們「聲稱需要愛和保護一些人」並緊緊抓住。這種類型學使海蒂的創作故事有一種性格測驗或十二生肖的感覺,吸引讀者,因為他們不可避免地試圖給自己分配一種動物。它還將小說的基調確立為寓言,其人物幾乎純粹是像徵性的,表現得如此空靈,以至於每當他們坐在椅子上或吃固體食物時都會感覺很奇怪。每個場景都像夢一樣展開。語氣陰沉而沉思,適合一本關於死亡的書,但又不乏海蒂的諷刺幽默感,因此它永遠不會成為一本沉悶的讀物恰恰相反。

故事圍繞著米拉展開,她是一位從鳥蛋中誕生的有抱負的藝術評論家。當我們見到她時,她剛被「美國批評家學會」的一所國際衛星學校錄取,這對美國文學論述的中心主義進行了嘲諷。小說開始於前互聯網時代的某個時間,或者正如海蒂所說:“他們從未看過其他女孩如何整理頭髮的視頻。”這所學校自命不凡、奇怪,學生們「站在課桌上大聲朗誦」。米拉遇見並愛上了另一位學生,一位名叫安妮的美國孤兒。提示另一個鼻息。安妮是一條“遠方的魚”,根據小說的示意圖,她重視公共關懷和集體福祉。 (考慮到她是美國人,這很令人困惑,除非那是個笑話。)安妮發現任何關於家庭的感傷都是粗俗的個人主義,因此當米拉發現自己因父親的去世而感到震驚時,她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安慰。

米拉責怪自己在她的父親(一個充滿愛心和溫暖的「熊」類型)還活著的時候,就太注重美學了。她羞愧地回憶起,當她本應在他臨終時安慰他時,她卻被他書架上的邱吉爾回憶錄弄得心煩意亂。 “她對父親的愛是偉大的,”敘述者說,“但她對書籍的熱愛更大。”純色充滿了任何失去父母或與失去父母的人關係密切的人所熟悉的內疚感。然而,米拉並沒有因為電話中斷或無薪回家的記憶而折磨自己。她責怪自己的職業,咒罵自己離開家不只是去上學,而且是去藝術評論家學校。她認為,她“拋棄了她所熟知的傳統和溫暖的價值觀”,“為了什麼?生活在感情的刀刃上,很艱難,因為這就是藝術評論家的意義。小說並沒有將批評家與他們所寫作品的藝術家區分開來。兩者都能夠冷酷無情,重視子孫後代而不是此時此地的需求。 「藝術不是為活生生的身體而生的——它是為冰冷、永恆的靈魂而生的,」米拉認為。在她的一堂課上,她決定練習情感超然,讓自己被馬奈蘆筍畫作「深深感動」的部分安靜下來,這樣她就能以冷靜的理性理解其形式上的缺陷。

海蒂說她有了寫作的想法一個人應該怎樣?在讀過奧托·蘭克(Otto Rank)的書後,奧托·蘭克是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曾治療過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和阿奈斯·寧(Anaïs Nin)。 「他有這樣的想法,現代藝術家的問題是,他們總是在創作藝術和收集經驗的生活之間神經質地徘徊,」她告訴一位面試官。她對超越的渴望促使她記錄並轉錄了她與她在多倫多的朋友甚至強迫他們做一些事情(例如舉辦「醜陋的繪畫」比賽),以便她可以寫下他們。在純色米拉對藝術的矛盾感到好奇:它可以在你自己和數以百萬計的陌生人之間跨越時空建立起一條連接線,但製作它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獨處時間,並與你生活中你關心的三、四個人脫節。工作內疚當然並非藝術家獨有,但關鍵在於米拉也有這種感覺。像許多處於悲傷痛苦中的人一樣,米拉確信其他人做出了更好的選擇。

她父親去世後,這本書呈現出一種恍惚的感覺,反映了悲傷的生活經歷。她花了幾週的時間「只是在手機上玩珠寶遊戲」。最後,她出去呼吸新鮮空氣,並參觀了她以前和父親經常光顧的公園。一棵樹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把其中一片葉子拉到臉上。然後小說走向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米拉確實被困在葉子裡,並在那裡找到了她父親的靈魂。

這種突然的方向修正——米拉的《藝術傳奇》的中斷——感覺真實地體現了失去某人的經歷,以及它可以使所有其他情節變得次要的方式。儘管如此,這一轉變及其持續時間將考驗那些期待輕鬆對話現實主義的讀者的耐心。一個人應該怎樣?(米拉在那片葉子裡待了一段時間。) 儘管如此,我還是在米拉和她已故父親的靈魂之間的來回交流中發現了上一部小說中有趣、敏銳的電子郵件交流。我還發現他們對道德的思考──有幫助嗎?

米拉說,她想在死後回來看看她的藝術是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是否「在五十、七十五、一百年後展出」。她爸爸回答:“所以你想回到地球去谷歌搜尋一下嗎?”好點。超現實的葉子繞行讓米拉有機會再次聽到父親的聲音,事件的轉折總結在 一句奇怪的話:“她讓他說話了!”這裡的「她」是誰?我不知道我們是否可以假設那是米拉。我認為「她」是這個存在初稿的作者。我認為「她」是Heti。正是透過葉子,以及它所能夠實現的一切,純色回應米拉對藝術力量的懷疑:如果她曾經相信藝術是一種自私的呼喚,一種讓她遠離家庭親密關係的呼喚,那麼她後來發現藝術賦予了重新建立這種親密關係的能力,反過來又讓她繼續前進。

純色這是一部幾乎語無倫次的小說,故事發生在一個有時只有聖誕彩燈照亮的世界。它的陌生感可能會讓習慣了海蒂更接地氣、線性小說的讀者感到厭倦。回報是你實際上會感覺更好。 「我的基本前提是,在生活中,你永遠活著,」米拉父親的靈魂告訴她,「因為一旦你死了,你就不會意識到你已經死了,所以你一直活著,所以問題是,你不應該擔心自己。這是奇怪的真實和奇怪的安慰。海蒂堅持將實用性和關懷放在她工作的最前沿——她對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辯護——也許比它所得到的讚揚更為激進。她說,看書時感到脆弱、迷失方向和需要幫助是可以的。每個人都已經在這樣做了。他們只是在秘密進行。

希拉赫蒂 (Sheila Heti) 以藝術家的方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