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皮耶-伊夫范德威德。法國/比利時。 2022 年 87 分鐘
皮埃爾-伊夫·范德威德(Pierre-Yves Vandeweerd)關於 2014 年雅茲迪種族滅絕的散文電影中的同名內線在銀幕上被描述為“逃生路線”和“內部路徑”。一些雅茲迪人經由亞拉拉特山逃離達伊沙(伊斯蘭國),進入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內線包括他們的證詞,但這不僅是倖存者的故事,還關注那些失去的靈魂,他們的骨頭可能仍然埋在范德威德電影廣闊的風景中的某個地方。內線是雅茲迪人心理痛苦、深刻失落、集體創傷遺留下來的感官組合。
這部電影是對歷史迫害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感人描述
這部電影包含無數的意象,既有觀察性的,也有像徵性的。其中有倖存者的臉孔、廢棄的營地和搖搖欲墜的建築。本片圍繞著亞拉拉山旅行,焦點始終在變化,具體地點未指定。其中有幽靈列車、熊熊大火和詭異明亮的天空。不斷變化的影像,設定為同樣可變的聲音設計,包括低聲對話、大氣場錄音、偶爾爆發的音樂甚至空襲警報,傳達了電影所代表的主題所感受到的迷失方向和位移感。范德威德的詩意方法與眾不同內線其他同類紀錄片。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刻意磨人的蒙太奇,被皮耶·施萊瑟巧妙地編輯成自己的衝突行為,可能會讓人迷失方向,無法獲得廣泛的吸引力。
范德威德是比利時電影製片人,他的作品主要關注戰爭的心理影響,在他最近的電影中,永恆者(2017),對於迷失的人(2014),以及失落之地(2011),從先前的數位輸出切換到 16mm 和 Super8 膠片。內線同樣是用 16 毫米鏡頭拍攝的,較小的規格提供了更緊湊的框架,與山脈的巨大和它試圖容納的廣闊平原相衝突。
影片以閃爍開始;男人臉部的黑白照片瞬間曝光,然後又消失,一切都在一片寂靜中。螢幕上的文字讀起來就像一首詩,一次一行,指的是「白色中心」、「白色雪」和「白色光」。文字中的白色既指亞拉拉山的山頂,它是一座穩定、持續的希望燈塔,也是這些人從他們身上奪走的自由的象徵。當伊斯蘭國來到伊拉克庫德斯坦的雅茲迪村莊時,大多數男人被殺,婦女和年輕女孩被強姦或賣為奴隸,一些年幼的孩子被活活燒死。那些有能力的人逃到了山區,許多倖存者在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的難民營裡安營扎寨,或走上流亡之路,深入歐洲。
信鴿和鴿子在整部影片中佔據重要地位,這些鳥類代表並重申了分享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治癒折斷翅膀的重要性。影片中幾乎沒有畫外音——只有雅茲迪人的證詞被翻譯成螢幕上的文字。范德威德也使用文本和民謠的摘錄,對他的主要和次要歷史資料進行分層。 《囚犯的來信》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這場暴行,而由薩夫托·塔莫揚(Savto Tamoyan) 創作和演奏的雅茲迪歌曲《Hevar Hevar》則以更加熱情、抒情的方式講述了這場暴行。考慮到這部電影基本上沒有音樂,而范德威德、施萊瑟和讓-呂克·菲切菲特精心設計瞭如此簡約的聲音設計,所以它的力量尤其強大。
這部電影涵蓋了許多內容——無論是物理上的還是歷史上的:范德威德提供了更廣泛的背景,包括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獨立戰爭以及2020 年短暫的長野-卡拉巴赫戰爭。歷史上的迫害進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感人描述,但內線短短 87 分鐘內包含了大量的資訊——事實、視覺、情感。
製片公司:Cobra Films、Les Films d’Ici Méditerranée
國際銷售:Les Films d’Ici Méditerranée、[email protected]
製片:Serge Lalou、Daniel De Valck、Françoise Hoste
攝影:皮埃爾-伊夫范德威德
編輯:皮埃爾·施萊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