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瑪莉亞·斯托亞諾娃。烏克蘭/挪威。 2024. 95 分鐘
近年來,烏克蘭的紀錄片並不缺乏。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奧斯卡得主馬裡烏波 20 天一直直接關注正在進行的俄羅斯入侵,但瑪麗亞·斯托亞諾娃的長片處女作雖然最終也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令人著迷的是,她及時倒退了一步。她透過家庭錄影帶的棱鏡思考著自己的祖國,這些影片是由她的滑冰運動員父親 Mykhailo 在 1986 年至 1994 年間拍攝的。
近乎觸覺的親密感
15 個家庭視頻中的片段,加上烏克蘭冰上芭蕾舞團的一些宣傳片,從一個獲得簽證離開並前往“資本主義國家”巡演的人的不同尋常的角度提供了烏克蘭的快照(烏克蘭獲得了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斯托亞諾娃也將這部電影作為現代烏克蘭歷史的指南,並作為思考記憶的起點,以及我們如何透過電影來管理記憶,選擇我們想要記住的東西,而不是我們希望忘記的東西。
斯托亞諾娃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個人且不同尋常的觀點,再加上世界對烏克蘭的持續興趣,應該會有所幫助冰的碎片在 Visions du Reel 首映後,前往更多節日。家庭影片可能不是看起來最乾淨的媒體,但它有一種近乎觸覺的親密感,歡迎好奇的觀眾。
斯托亞諾娃透過畫外音的指導需要集中註意力,因為她用一個聲音將蘇聯芭蕾舞檔案中的片段與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回憶編織在一起。然而,當她思考這些記憶在烏克蘭更廣泛的社會政治結構中的地位時,她的哲學方法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我們踏上這些記憶的滑冰。維克多·奧尼斯科(Viktor Onysko)在俄羅斯入侵中喪生,斯托亞諾娃在影片結尾向他致以感人的敬意,而瑪麗娜·梅可夫斯卡(Maryna Maykovska)則對這些片段進行了強有力的剪輯,將這些片段編織成對該時期的一個連貫的概述。
相機和斯托亞諾娃大約在同一時間——1986年——出現在她父親的生活中。當時,烏克蘭仍然是蘇聯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去加拿大旅行的前景對這位年輕人來說是如此令人興奮的前景。同年也是切爾諾貝利災難發生的一年,這只是可以說在該國近代歷史中引起共鳴的幾起事件之一。
當她問父親去加拿大旅行是什麼感覺時,他說:「你離開蘇聯,跨越邊境,開始呼吸」。這種新發現的自由感反映在他的影片中,他的影片與電視節目和城市本身一樣著迷。在後來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旅中,我們看到人們興高采烈地將「飛買杜拜」貼紙貼在他們的裝備上。同時,蘇聯之旅並不致力於視訊。在她父親看來,連公司的滑冰熊都在那裡被認為「太普通」了。旅行時,他們有機會節省每日工資和購物,這可能被認為是一種特權,從這個家庭的鏡頭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家中擺滿了盒子,等待輪到他們有機會從家裡購買更大的房子。
在宣布獨立後,斯托亞諾娃父母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因為希望和現實相互衝突——夢想的家有下蟑螂的習慣。儘管這部電影包含大量冰的參考,斯托亞諾娃也推動了歷史和記憶的流動性。我們可能會暫時凍結它的一部分,但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知道我們在它的連續體上處於什麼位置,或者過去何時會顯現出來,因為最終,我們只能盡可能地活在當下。
製作公司:Tabor、Indie Film
國際銷售:[email protected]
生產商:阿麗娜·戈爾洛娃、馬克西姆·納科內奇尼、卡斯滕·阿農森、卡琳娜·伯格
攝影:米哈伊洛·斯托亞諾夫
剪輯:瑪麗娜·梅科夫斯卡、維克托·奧尼斯科
音樂:安東·德赫蒂亞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