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編劇:姆斯蒂斯拉夫·切爾諾夫。烏克蘭。 2023. 89 分鐘

烏克蘭記者姆斯蒂斯拉夫·切爾諾夫(Mstyslav Chernov)是烏克蘭歷史的前線見證者,無所畏懼。馬裡烏波爾 20 天。當俄羅斯在 2022 年 2 月入侵烏克蘭時,他仍然留在這座戰略港口城市,捕捉不斷升級的恐怖影像並將其發送給全世界。他的大量鏡頭現已被製作成一部長篇證詞,傳達了這場殘酷、持續的戰爭中個人的痛苦和悲劇。

一部關於戰地記者日常生活的電影…以及這種工作的道德規範

切爾諾夫的電影有一個類似驚悚片的結構,一開始是第一輛俄羅斯坦克駛入馬裡烏波爾,其側面自豪地展示著字母Z。是俄羅斯入侵開始之前正常的最後一天。 「戰爭不是從炸彈開始,而是從沉默開始,」切爾諾夫在他深思熟慮、雄辯的敘述中說道。到處都是一種詭異的安靜。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惡夢開始,一切都變成了遺忘的倒數計時。

切爾諾夫和他的同事葉夫根尼·馬洛萊特卡(Evgeniy Maloletka)和瓦西里薩·斯捷潘年科(Vasilisa Stepanenko)都試圖傳達一座被圍困的城市的經歷。他們趕往最近的攻擊地點,躲避空襲,與目擊者交談,並擔心自己在地下室避難所的生命安全。他們和烏克蘭人民一樣生活在同樣的戰爭中,切爾諾夫表示普遍不相信這種情況會在 21 世紀的歐洲大陸發生。針對平民目標的襲擊升級造成了更多痛苦,一些畫面不可避免地令人痛心——淚流滿面的孩子宣稱:“我不想死”,十幾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被炸成碎片,孕婦衝向了住院治療只會失去她的孩子和她的生命。這些是系統性破壞基礎設施和粉碎所有希望的企圖造成的傷亡。

馬裡烏波爾 20 天這部影片部分講述了一名戰地記者的日常生活——關注其他人渴望離開的情況,試圖捕捉瞬間的真相——以及在一個逐漸缺乏電力的城市中找到一種發送鏡頭的方法的實用性和通訊。這也關係到這種工作的道德規範。你如何表達對垂死者和心煩意亂的人的尊重,同時仍然試圖捕捉讓世界關注的鏡頭。展示屍體被堆放在亂葬崗或兒童在臨時手術台上死亡的現實,給切爾諾夫的良心帶來沉重負擔。

切爾諾夫所做的事情的靈感和驗證來自烏克蘭公民,他們敦促他向世界講述他們的故事。他也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反駁俄羅斯常常荒謬的說法的一種方式,俄羅斯聲稱醫院被摧毀和平民傷亡的故事僅僅是「假新聞」和「資訊恐怖主義」。這部電影的最大價值在於它作為一個身處火線的人的作品所具有的真實性。

米歇爾·米茲納(Michelle Mizner)出色地將這些鏡頭剪輯成充滿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令人心碎的時刻的敘事,並加倍探索早期人物的命運。我們也看到了切爾諾夫和團隊拍攝的珍貴鏡頭被世界各地的廣播公司使用的方式。最終,當俄羅斯人抵達時,切爾諾夫和他的同事是馬裡烏波爾僅存的記者,他們的生命受到威脅。

這部電影力求捕捉戰爭的複雜性,展現出人們最好、最壞的一面。切爾諾夫確實包括了俄羅斯對西方新聞報道的駁斥,還有一些烏克蘭公民搶劫商店的鏡頭——這讓店主感到非常恐懼。影片結尾的標題告訴觀眾,馬裡烏波爾在衝突的第 86 天陷落,25,000 人在圍困中喪生。最終,切爾諾夫的電影是對毫無意義的破壞和死亡的令人信服的記錄,也是對拒絕放棄家園的人民的持久韌性的致敬。

製作公司: PBS Frontline、美聯社

聯絡方式:PBS 前線[email protected]

製片:姆斯蒂斯拉夫·切爾諾夫、米歇爾·米茲納、雷尼·阿倫森-拉斯、德爾·麥克克魯登

攝影:姆斯蒂斯拉夫·切爾諾夫

編輯:米歇爾·米茲納

音樂:喬丹·戴克斯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