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拉·阿爾伯克基就像幽靈的故障這是本週在 Doclisboa 國際競賽中唯一一部葡萄牙電影。這是一部以檔案為基礎的實驗性紀錄片,它使用了 20 世紀 50 年代在蘇利南拍攝的荷蘭宗教短片的片段,但以爭議性的方式剪輯了這段片段,暴露了短片背後的殖民心態。
這部紀錄片是「故障藝術」的一個例子。影片中看似技術上的錯誤,實際上是經過仔細考慮的美學決定。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荷蘭白人婦女,她是一名修女兼教師,她的形像被清晰地描繪出來,但蘇利南村民卻被描繪成怪異、幽靈般的存在,她們的身體顯得模糊。導演與藝術家何塞·米格爾·比斯卡亞 (José Miguel Biscaya) 合作,將蘇利南當代監視攝影機的圖像與原住民的鏡頭結合起來。
「通常我的計畫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我會經歷一個藝術研究過程,」這位在阿姆斯特丹大學和格里特·里特維爾德學院任教的葡萄牙但荷蘭藝術家、電影製作人和學者說道。她的作品曾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以及博物館和畫廊等節日展出。
殖民地檔案館
就像幽靈的故障受到阿爾伯克基在阿姆斯特丹眼睛電影博物館進行的研究的啟發,並得到博物館首席館長兼阿姆斯特丹大學電影遺產和數位電影文化教授喬凡娜·福薩蒂的鼓勵。
阿爾伯克基專注於檔案中的殖民部分,翻閱了 Eye 的「小電影」收藏中的遊記、宣傳片和家庭電影。
在她的作品中,她經常關注她所說的「疲憊的身體、燒毀的身體」的表現。
「你會注意到,白人男性在筋疲力盡時的身體表現與我們觀察 BIPOC(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種)時的表現存在巨大差異。然後,身體總是貧窮、骯髒、生病的。它總是與奴隸製或殖民主義,或處於奴役地位有關。
在研究過程中,阿爾伯克基「偶然發現」了她在紀錄片中使用的蘇利南鏡頭。這段影片是透過改革宗教會 Algemeen Diakonaal Bureau 拍攝的。第一張圖片是一名白人婦女(護士/修女)與原住民一起在水中沐浴。
「看到她是唯一穿著泳衣的人,我感到很感動和震驚。她看起來很乾淨,髮型也很好。她周圍的這些人都衣衫襤褸。我想我真的很想展示這一點,但我不能展示他們的身體。我不能再繼續這種殖民主義的目光,我們再次貶低這些人……把他們當作無知的孩子。
阿爾伯克基決定“遮蓋”屍體,並確保“皮膚的顏色確實被遮擋住了,並且由於故障而看不見。”我們都知道,製作(這樣的)電影是為了對人們、‘其他’人進行種族化的一種手段。
故障藝術技術
這就是故障藝術的用武之地。 「屍體的數位數據與正在同一區域拍攝的監視攝影機的[鏡頭]融合在一起,」導演解釋瞭如何實現這一效果。
這位白人婦女被描繪成行善者,向貧窮無知的當地人傳授西方荷蘭文明的美德。 「歐洲人被描述為這些人的幫助者,這些人被描繪成極度不發達且無法照顧自己的人。為剝奪政治辯護——這就是這些電影所做的。
在本週在多克里斯博阿的放映中,這部電影引起了電影節觀眾「非常積極」但又很奇怪的反應。 「人們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真的想了解他們所看到的是什麼。他們完全對「故障」本身著迷。人們認為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物體,」阿爾伯克基談到這些反應時說道。一些觀眾告訴她,這部電影「向人們展示了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殖民主義」。
《Doclisboa》首映是在今年夏天早些時候在荷蘭舉行的聯合文件藝術差異作品放映之後進行的,當時對該文件的反應更加激烈。那裡的觀眾擔心阿爾伯克基正在「剝奪」土著人民的身份。她反駁了這樣的論點,指出這些人在原版電影中是匿名的——這正是她想強調的。
阿爾伯克基的母親出生在莫三比克,父親出生在印度果阿,「兩人都是葡萄牙定居者的後裔,」她指出。 “我所有的作品始終都是關於殖民地的。”
就像幽靈的故障得到了藝術組織的資助,其中包括眼睛電影博物館、蒙德里安基金會、荷蘭創意產業基金會和阿姆斯特丹藝術基金會。這件作品將於下個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展出,作為阿爾伯克基作品個展的一部分。
Doclisboa 運行時間為 10 月 19 日至 10 月 29 日。